2007年5月30日

關於「『社會』與『政治』路線孰先」雜談_1社運的貧民窟化(20070531)

對「運動者」而言,運動的「路線」是一個相當優位的問題,
「路線」不僅標定了運動者自身的存在,亦揭示了努力的目標與方向。

路線之爭往往造就了不同團體之間的對立與緊張關係。
然而,在種種路線爭論之中,
「『社會』與『政治』孰先」的爭論,經常是更根本的歧異所在。

許多從事社會運動的人,經常會有一種「社會改革優先」的執著。

對她們而言:
「社會」是一個自然的有機體,
其存在不僅先於「政治」,而且「社會」也比「政治」有著較高的改革優位性。

確實,「社會」的存在必然早於「政治」。
自孔德以降,社會學家已約定俗成地使用「有機體」的概念來描述「社會」。

然而,「社會」之中,有階級、文化差異、性別、種族等不同問題存在。
這些不同的問題,設定了不同的目標,也組成了不同的團體。

儘管這些團體都以「社會運動者」自居,
但它們彼此之間卻未必能就單一議題形成起碼共識。

事實上,這是由於「社會」具有有機體的特性,
使得「社會」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析化為各個上下游關係的單元構成。

吾人若將「社會」視為一個「整體」,
便容易忽略其中存在的各種其實落差極大的「差異」與「分歧」。

吾人越是企圖準確地為「社會」作出定義、設下尺標、界線範圍,
吾人便距離真實存在的「社會」越遙遠。

儘管,有許多運動者視「社會」為優位的切入途徑,
但「社會」這個“有機”聚合體內在本質即有龐雜紛亂的特性,
這便使得「社會運動」難以形成某種單一特定目標;

雖然這類改革與訴求經常以「社會運動」名之,
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的團體,根據不同目的,就不同議題,提出不同意見。

正由於「社會運動」始終無法成功地將力道凝聚在的單一出口之上,
各個團體各行其是,也為了追求生存而各別分食了社會的整體資源。

社會運動的領域及議題很多,而且會隨著人類生活面向的多元程度而增加。

議題越多,搞運動的團體就越多。
但在公私部門投入運動之總經費有限的前提下,
不是有若干運動團體得關門解散(或與其它團體合併),
就是每個團體都分得一定適堪維持生存的經費:
雖然不會餓死,但也發揮不了多大影響力。

套句黃競涓老師用以形容女性主義運動的術語:
這便是社運界的「貧民窟化」。

有越來越多的社會運動團體,靠領取政府公部門的經費為生。
所謂的「運動」,其實到頭來只是生產出一個個可以換取經費的「報告」罷了。
正如貧民窟居民依賴救濟金過活一般。

這雖然保證了許多團體的生存──以及相當有限的發聲空間,
但高度依賴政府部門的資助,則嚴重弱化了「社會運動」的獨立性。

如此窘狀,意味著「社會優位」說的虛假與荒謬。

只要政府部門抽走對「社會團體」的各項資助經費,
馬上就會有一半以上的社會團體得解散關門,
而且剩下的那些,也不見得就能撐得下去。

為甚麼會有如此令運動者尷尬的現象?

難道,從事社會運動的人,必然都是能力不足或智商低等嗎?
不!絕非如此。
社運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局面,絕不是箇中從業者的能力問題。

問題出在「路線」──以「社會」優先的路線。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