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

<蔡:執政後 讓台灣領導國際議題>雜談(20111204)

蔡英文說要讓台灣領導國際議題。

我很好奇:如果不是統一、獨立、戰爭,台灣到底會有什麼籌碼,可以來領導國際議題?慈濟出國賑災好像跟總統沒啥直接關係。

再說,她講得好像這是她的創舉一般。事實上,陳水扁時代,早就讓台灣成為國際議題了。

只不過當時陳水扁靠的是迷航外交、過境外交,最後只換得小布希(George W. Bush)「SOB」的敬語,以及萊斯(Condoleezza Rice)「麻煩製造者」的評價。

台灣邁向國際之路,關卡都在兩岸關係。過去大陸國力弱,我們還可以靠金援外交搶一點空間;陳水扁時代大搞踩紅線遊戲,也不必然是他個人不懂國關的的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台灣的國際空間已然不多。

如果大陸經濟硬著陸成功,那未來大陸對我打壓的國際實力只會更大。

如果大陸經濟垮掉了,那會是場大災難;而台灣在這場大災難中,求生尚且有困難,更遑論要怎樣主導國際議題了。

看起來,蔡英文搞統一的戲論,搞不好會成真也說不定。哈。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