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

一場中年留學生的跨年家庭聚會雜談_4(20110112)

那麼,問題又回來了:「人為甚麼要選擇出國留學呢?」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出國留學,可以帶來更多的選擇機會」。

這句話,我想在大部分情況下無疑是成立的,沒錯。

但到底所謂的「選擇機會」指的是什麼呢?

如果一個人千辛萬苦地出國留學,到最後只能在異鄉靠賣弄自己的母國背景混飯吃;

又或者,學成後施施然地挾著洋光環回國,然後驕其同胞,自甘當個殖民主洋老闆的買辦走卒;

這樣子的留學選擇,到底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當然,這一切關於留學的問題,都基於一個更根本的困境:我們的國家弱。

如果自己的國家夠強盛,誰會甘心要到國外去當別人的奴才?

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才,都只想著趕緊出國去當現成的奴才,那這個國家的未來,還有翻身出頭的可能嗎?

當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涯選擇與盤算。

如果「出國留學、進而留在國外」能帶來物質與制度上的好日子可過,能帶給子孫比較好的出頭環境,我也不覺得就應該苛責這些留學生第一代。

話說到底,有魚有肉可吃,誰想將就糟糠馬料?

只不過,今天的臺灣,畢竟已經不同於六○年代。當年留學生們“想當然爾”、“理所當然”的選擇標準,今天已經不見得是圭臬了。

妻子有一個同學,是廣州人,來美國念碩士。原本他規劃要念博士,但實際來美之後,發現美國生活不見得比廣州生活好到哪裡去:

物質條件的落差不比想像大,而對照美國的失業率,廣州遍地都是就業機會,讓他現在只想趕快把學位拿到手,然後就回家與妻子、小孩團聚。

再說,人生在世,所盤算的也不盡然都只有收入好壞而已。

即便是當年大陸物質條件那麼差,也還是有錢學森這類的人物願意回國貢獻所學。(雖說他多少也是因為留在美國發展不順利,才憤而回國)

選擇留學這條路,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期望與盤算。

留學生自己所能得到的教育資源,當然是最主要的考量。而留學國的物質條件與生活水平,也都是考量之一。

對於在外成家的留學生們,子女的教育與發展,更是一大考量。

有些人胸懷壯志地出國逐夢,但最後卻在“流星夢碎”後失望地回國。(《流星夢碎》是一部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

有些人畢業後,懷著希望地留下來,希望能在美國夢中開展出自己的事業與成就,但臨到中年,才又開始懷疑起這個此刻已經回不去了的當年的決定。

但無論如何,留學終究是都是個成本很大的決定。

最直接的機會成本與時間成本,已經不容小覷了,而出國的學雜費與旅費,更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除了房貸外最大筆的開支。

姑且撇開「知識上可能的收穫」不論,今時今日,「留學」所能帶來的收入、物質條件等效益,其實已經不見得比二十年前留學者要好到哪裡去。

面對偌大的成本,倘若出國留學所帶來的效益完全無法平衡,那作此留學決定,就實在太過不智了。

總而言之,奉勸有志留學者,最好還是先估算各種成本與效益後,再作成這個重大的決定。

「留學」,絕對可以帶來不同的視野與經驗。

然而,選擇「不留學」、「留在家鄉工作」,也可能可以帶來不同的視野與經驗。

「留學」有其美好面,但也有其醜陋面。任何「不留學」的選擇,也有其醜陋面與美好面。

夢想,不是用來“逐”的,是用來“築”的;

要築夢,就不能只看一面,而得務實評估,然後全力以赴。


====延伸閱讀====
一場中年留學生的跨年家庭聚會雜談_1
一場中年留學生的跨年家庭聚會雜談_2
一場中年留學生的跨年家庭聚會雜談_3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