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8日

市場肉品未必是淨肉(20071029)

有許多自認為是佛教徒者,
動輒就引師子將軍的例子為理由,
認為各種「市場肉品」絕對都是淨肉,
於是放心開懷地大吃,而毫無任何罪疚感。

事實上,現代化畜牧業應用了許多管理學與統計學上的技術,
已經能精準地掌握消費者的人數與口味。

今天看到的肉品,是商人為了「消費者」而殺;

商人眼中的「消費者」,並非憑空化生,
乃是經過精密計算昨天以前無數個「我」所吃過的肉品量而得。

今天多一個人停止食用肉品,
明天全球就會有若干分之一頭動物多活一天性命。

今天多一萬個人停止食用肉品,
明天商人就會少養一百頭動物。

師子將軍的年代,並無有效保存生鮮肉品的方式,
因此當時的宰殺活動,往往是根據既有的訂單而行。

師子將軍去市場購買死肉(已經宰殺完畢的肉)供佛,
這些死肉其實是別人因為各自的需求而下的宰殺訂單而殺;

師子將軍買不買這些肉,又或者要不要拿這些肉來供佛,
都不能改變這些宰殺訂單的存在。

因此,師子將軍所買的死肉,並用以供佛,這是淨肉。

佛與僧團並未向師子將軍討肉吃,
師子將軍買的是因為她人訂單而殺的死肉,因此這是淨肉。

釋尊可沒說過:
師子將軍若下宰殺訂單而買肉回去自己吃,也算淨肉。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