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6日

關於五、七、九三種不還阿那含果雜談(20080316)


阿含經基本上只將阿那含生天後的狀態分成五種,稱為五不還:

A.中般涅槃:中陰身入涅槃。
B.生般涅槃:一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便入涅槃。
C.無行般涅槃:出生色界(或無色界)後,不必修行,於死時入涅槃。
D.有行般涅槃:出生色界(或無色界)後,經過修行而證阿羅漢果,死時入涅槃。
E.上流般涅槃:出生低階色界,後逐步修行改生高階色界,最後生至無色界而入涅槃。

其中BCDE四者其實是類似的狀態,只是程度稍有差別罷了。

《長阿含經‧卷9》:
「復有五法。謂五人。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

《雜阿含經‧821》:
「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
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斷此五下分。能得中般涅槃。
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
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
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
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後世論師又將這五者細分為七種或九種,稱為七不還或九不還。

七不還是將中般涅槃由快至慢分為:
速般涅盤、非速般涅盤與經久般涅盤三種。

這三種中般涅槃,加上原本剩下的四種行般涅槃,
便湊成了七不還。

九不還則是又將上流般涅槃由快至慢分為:
全超般涅盤、半超般涅盤與徧沒般涅盤三種。


基本上,我個人以為其實只有四種不還:
1.中般涅槃:中陰身入涅槃。
2.生般涅槃:一離開中陰身便入涅槃。
3.無行般涅槃:出生後不必修行,死時入涅槃。
4.行般涅槃:出生後,經過修行而證阿羅漢果,死時入涅槃。

行般涅槃階段其實沒什麼好去細分的,
反正都是從低階色界天往高階色界天,甚至是無色界天開始修;

修得好便爬得快,修得不好便爬得慢。
不修,就到死時才入涅槃。

比較值得細分的,其實是中般涅槃階段。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中涅槃者凡有三種。謂上中下。
上者。捨身未離欲界。便得涅槃。
中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槃。
下者。離欲界已。至色界邊。乃得涅槃。」

《大乘義章》:
「若有上根軟煩惱者。未離欲界得般涅槃。
若有中根中煩惱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得般涅槃。
若有下根上煩惱者。至色界邊方得涅槃。」

統合來看:

上者、上根、軟煩惱者,便是速般涅盤
(未離欲界便入涅槃)

中者、中根、中煩惱者,便是非速般涅盤
(始離欲界,未至色界,而入涅槃),

下者、下根、上煩惱者,便是經久般涅盤
(離欲界已,至色界邊,而入涅槃)。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