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

關於人間佛教與淨土思想雜談(20080429)

或有問:
佛菩薩既有大神通,何以不直接改造眾生習氣?
如此豈不直接達成處處淨土?

殊不知:
世界實乃眾生業力緣合而成,
是淨是穢,完全由眾生自己決定。

看在凡夫眼中,國土有淨有穢;
但看在佛菩薩眼中,卻無處不是淨土。

心淨則國土淨,要想看到人間淨土,唯有自己先修心。

人間佛教的概念,並不是什麼很新奇的主張,
至少太虛大師年代就已經有此主張,
而且百年來無數高僧宗主都以此作為運作僧團的中心思想。

佛教是人本位的宗教,但佛教從來都不會否定它道眾生。
想要實踐人間佛教理想,並非就要靠否定輪迴、否定它方淨土。

對於道安大師、玄奘大師、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等前輩而言,
兜率淨土的思想,完全相容於人間佛教的理念。

因此您一再否認淨土,並重申自己重視人間佛教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人間佛教的理想,與淨土的存在,兩者並不衝突。
根本不需要否定後者以重申前者。

要想實踐人間佛教,重要的是持戒、行善、修定、養慧。
不管是極樂淨土、淨琉璃淨土還是兜率淨土,
都不可能單憑凡夫隨隨便便的發心就得以往生。

因此,即便是想往生它方佛淨土者,
這一世之中本來就要努力持戒、行善、修定、養慧,
才有可能得到最起碼的往生淨土門票;

再說,往生淨土並非過去享福,
而是前往親近佛菩薩、善知識,與眾大善人共同修行。
如果自己現在不修,真到了淨土憑甚麼跟大家共修?

正如留學,若自己一點實力也沒有,
縱然可以靠關係拿到入學許可,入學後也跟不上學校的進度,不是?

所以,無論是否發心往生淨土,
吾人修行的功課終究還是在這一世的日常生活之中。

每個人若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好持戒、行善、修定、養慧的功課,
這個世界不就正是人間淨土?

因此,實踐人間淨土的重點,終究在於吾人每一天的實修工夫。
至於發何願、循何法門,其實根本無關緊要。

若以為「發願往生淨土」就是媚外,就是好高騖遠,
而「追求實踐人間淨土」就是本土,就是務實,
那就大錯特錯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