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

三明神通與三種阿羅漢_2(20080808)

就我所知,宿命通與天眼通一般是在四禪定中修得。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
「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
 自識宿命無數劫事。
……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
 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

又,根據《長阿含經‧卷4》:
「捨滅苦.樂。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得第四禪。」

《中阿含經‧卷1》:
「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
 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得第四禪成就遊。」

《中阿含經‧卷4》:
「彼已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
 趣向漏盡智通作證。」

由是可知,修行者若能入四禪定,首先必須斷除五蓋。

所謂五蓋,指的是:
1.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
2.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
3.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
4.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
      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
5.疑法蓋──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

有些佛學辭典將「五蓋」等同於「五下分結」,
主要原因在於兩者多有重複之處:

《長阿含經‧9》: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
 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

《中阿含經‧38》:
「尊者。謂佛所說五下分結。
 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我見
 此五。無一不盡令縛我還此世間。入於胎中。」

《雜阿含經‧918》:
「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斷此五下分結已。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

《中阿含經‧4》:
「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

《出曜經》:
「所謂五結者。貪欲結。瞋恚結。睡眠結。調戲結。疑結。」

《雜阿含經‧490》:
「舍利弗言。清涼者。五下分結盡。
 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儘管經藏對五下分結的定義或有些微出入,
但一般而言,五下分結大約是:
1「色欲貪愛」:因五蘊名色而形成的貪愛;
2「瞋恚」:瞋為怒,恚為怨;
3「身見」:認為五蘊假和合的心身為我,為實體;
4「戒取」:學習外道錯誤的邪見為戒條;
5「疑」:對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法有所疑惑。

五蓋與五下分結至少在「色欲貪愛」、「瞋恚」、「疑」上是相同的;
而「睡眠」與「身見」,及「掉悔」與「戒取」,
其間也未必沒有可相通之處。

縱使五蓋未必就是五下分結,至少兩者也有高度相關性。

根據《雜阿含經‧918》:
「斷此五下分結已。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

能斷五下分結,就能證得阿那含三果,
死後將於中陰身或色界、無色界入涅盤。

總結前述:

要入四禪定,先要斷五蓋;
又由於五蓋與五下分結高度重疊,
因此或許能入四禪定者,距離證得阿那含果也不會差太多了。

所以能有宿命、天眼通的修行人,大概不太容易再度淪入惡道吧!

儘管釋尊自認佛教高於外道,因為佛子能修成漏盡通,
但釋尊卻從未輕賤外道中的大師;

釋尊出家之初,先後所跟隨的兩位外道大師,都有能入四禪定的功力;

釋尊是在自己也能入四禪定後,
認為外道修法不夠究竟,才改另思佛教修法。

四禪定是外道所能達到的極致境界,
宿命、天眼二通,是外道所能得到最高的神通能力。

但請注意:並不是什麼阿貓阿狗的外道都能修得此境界;
唯有那些離欲苦修、奮勇精進的外道修行人,才有可能有此程度。

這些外道,只不過是修法不究竟,無法解脫輪迴罷了,
其自身的修為,還是存在的。
(莫忘了大迦葉尊者在入佛門前也是外道領袖!)

外道的修法,並非完全不可取,只不過因為外道修法並不究竟,
因此到了進階程度後,會卡死在若干瓶頸之上;
這些瓶頸,只有改學佛法,才有可能突破。

吾人是因為已經得聞佛法了,所以才沒有必要去修行外道法。
(既然已經有GPS定位儀了,何必仰賴手繪地圖呢?)
但這並不代表一切外道所說都是荒誕不精的鬼話。

神通只是修持禪定過程中的副產品,絕非吾人修行的目標;
但釋尊從來都鼓勵弟子修持禪定,
歷來證果聖人也多半是戒定兼修,最後才能增長智慧。

確實,過去曾經有過單憑聽聞一經一偈,便能立地證果者;
但這種上等根器者,絕對是少數。

釋尊所傳的教法,並非針對這些罕有天才而設,
反而是任何根器才智程度者,依法修行就能有成。

在釋尊所傳的教法中,戒律與禪定同樣重要,
而神通幾乎是禪定過程中常見的副產品;

既然如此,吾人既無須著迷嚮往之,更無須將之妖魔化;
以平常心看待神通,如此足矣!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