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載,蔡英文在辯論會上提出要由中央成立專責機關,專門處理雙北的都更問題。理由是:要讓窮人也能住台北。
看來,正如<蕭美琴稱:蔡英文買不起台北縣房子>報導所言,蔡英文真的是不太懂房地產。
不過照說她最近已經花了四千萬在永和買豪宅了,對於房價應該已經多少有點了解了才是。沒想到她對房地產懂得還是不太多。
房地產被吳敦義稱為是產業火車頭,蔡英文對此所知甚少,還要選總統,似乎有點拼喔。
首先,臺灣房地產的問題,跟都更沒有直接關係。確實,都更可能會有炒作的題材,這是沒錯,要想靠都更來炒房價,難度很高。(到底有多難?可以參考「幣圖誌」裡頭紅色子房君的一系列專題)。
既然都更不是房市炒作的元兇,想靠總統在中央部會成立都更專責機構來解決房價問題,那就不啻是緣木求魚了。
臺灣的房地產問題,成因很多,「台北市區熱門地段供給量有限」是個絕對的原因;但這個原因不會改變,因為不論有錢沒錢,大家都想住台北,而且都希望能住在大安信義或捷運沿線。沒辦法,方便上班,生活機能強嘛。
因此,儘管李登輝、馬英九與蔡英文都提過(或正在提)要用新北市郊或甚至中南部來「增加土地供給量」的方法,但它註定是不會有用的。
因為大家都想住台北,而台北的土地不會憑空跑出來。政府在林口、三峽搞了這麼多年,只有肥到趙藤雄這類建商,當地空屋率照樣居高不下。
確實,都更是一個可能,可以把市區內的老舊建築拆掉,然後蓋大樓;但都更若真那麼可行,就不會有那麼多開發商卡在那邊了。
再說,市區就算真蓋了許多新大樓,真提供了若干供給量,但只要對市區的需求還在,而且遠大於那供給量,房價就不可能下跌。
更重要的是:台北市區內的精華國有地,已經被陳水扁賣掉不少;所以我很懷疑蔡英文就算上台,到底還能變出多少國有土地來搞都更。
(如果都更成功的最後都是私有地,建商屯地那麼多年,好不容易都更成功,有什麼非要降價賣不可的理由呢?)
(蔡英文最近罵捷運局沒有好好規劃,但事實上捷運可以共構的案子差不多都建設完畢了;未通車路線的共構案,也都已經在建設中了。所以我不懂她上台後到底還能怎麼要求捷運公司處理?難不成為了共構而增設新的捷運路線嗎?這好像很本末倒置啊!)
在提出「中央統籌雙北都更」構想前,蔡英文的房地產政策主要是「實價課稅」。
然而,「實價課稅」只是具空話,在那之前,首先要先促成房地產交易的「實價登錄」。
二十年前,王建煊主張土增稅要按照實價徵收。結果消息一出,他老兄沒多久就丟了財政部長官位。沒辦法,當時的大老闆李統領,跟本省地主關係好得不得了,怎麼可能為了王建煊這個外省聖人而得罪金主呢?
再說,要搞「實價課稅」,得先搞「實價登錄」;而後者已經有學者社運界喊了二十年,至今仍未達成。
今年九月,馬英九在壓力之下,火速通過行政院版的相關草案,並送立法院審議。
果然,在王金平院長的〝安排〞下,地政相關的三個法案終於在十一月的時候進入朝野協商;但才剛一協商就破局了。
照說,「實價登錄」是馬英九與蔡英文都會同意的政策,應該很快就會通過修法才對啊?但事實是,協商的阻力,恰恰來自國民兩黨自家的立委。
國民黨這邊的阻力,大將是劉盛良與侯彩鳳。劉君在新店、桃園一帶,名下有將近一百六十筆土地。侯君雖是軍系立委出身,但在高雄也有二十幾筆土地,而且聽說她夫君黃啟川是高雄市議會前議長,與建設公司關係不錯,黃的子姪輩人還是「二十一兄弟會」的成員。這兩位會想阻止「實價登錄」,倒是意料中事
民進黨這邊的阻力,大將是陳節如。此君堅持一定要把「預售屋」一併納入「實價登錄」,並反對賴士葆版「登錄資料不做其他用途」的規定。
坦白說,「實價登錄」喊了二十年都未能實現,箇中阻力必定不小。現在想一次性地就徹底解決,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預售屋」的問題很複雜。本質上,預售屋是一種以房屋為標的的期貨契約,其成交價是契約的成交價,不是交割實物的成交價。
新成屋的房價,是由成屋之後的市場「供需」(與炒作熱度)來決定,但預售屋的成交價,是訂立契約時,雙方對於未來房價的「預期」來決定。
即便強制交易雙方登錄,雙方登錄的也只是「期望價」,而非「實價」。由此可知,強制「實價登錄」必須納入預售屋,未必有助於促成「房價透明化」。
其次,陳節如反對賴士葆版,其理由是因為蔡英文主張「實價課稅」,因此反對賴版「保護交易者個人資訊」的主張。
坦白說,「實價登錄」的資訊,屬於交易者雙方的個人隱私。懂門道的,光從成交價格,就可以判斷出交易者個人的財務狀況。我想,再怎麼主張「居住正義」,也不至於非得要踐踏每個人的財務隱私不可吧?
(當年吳淑珍靠金改案硬是用市價六折去買兩戶元大一品苑,如果不是後來貪污案曝光,檢調怎麼會去查?她就一定不會希望把這種財務隱私曝光!因為光看成交價,就可以知道其中必有貓膩。事實上,賤買一品苑正是檢方認定吳淑珍不當得利的證據之一。)
雖然「實價登錄」必然是「實價課稅」的前奏曲,但這並不代表「實價登錄」後就會水到渠成地達成「實價課稅」。因為「實價課稅」其實根本上動搖了我國目前絕大部分的土地相關稅制:
比方說,首先要先解決「一地三價」(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市價)的問題;其次解決「土地房屋分離課稅」的問題;再來要解決房地產交易的「資本利得稅」的問題。倘若房地產資本利得要課稅,那「廢證交稅改課證所稅」也就不得不一併討論了。
稅制改革,茲事體大;倘若後續沒有相關成套處理,不僅無助於解決房價問題,更會直接傷害既有稅基。
馬英九自己宣布,要用十年的時間來達成「實價課稅」。蔡英文現在沒當家,所以時間表可以隨便她喊,但她也強調這部份的改革必須「分階段達成」。
可見,再怎麼敢畫大餅的政客,也不至於認為這是一蹴可及的改革。既然如此,陳節如拿蔡英文的政見當藉口,杯葛這次朝野協商的行為,無論背後存著怎樣的用意,總之已經沒那麼正當了。
要想達成「實價課稅」的理想,首先必須要先實現「實價登錄」。但「實價登錄」後不必馬上「實價課稅」不可。
雙英迫於壓力,都不得不高喊「居住正義」的口號。但事實是:國民兩黨的許多立委,與建商、開發商、仲介業者,其實關係密切得不得了。
就算雙英本人都與這些既得利益者沒有瓜葛牽連,但他們有什麼能力剷除這些自己的同志呢?馬英九怎樣跟國民黨鬥,過去四年大家看了不少;蔡英文怎樣跟之前黨內同志鬥,大家也都可以一窺究竟。
要想指望雙英任一上台,就能達成「居住正義」,那還不如趕緊搬去中南部鄉下還快一點。
2011年12月4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