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整個宇昌案,讓我很困惑的一點是:
為何政府最初不趁高育仁與Tanox結盟的時候,就趁這個機會由國家發展基金出資,把TNX-355的專利留在臺灣手上呢?
整個宇昌案,資金要求超高,又被要求嚴格保密,而且相關的權利金成本不低,這些不都是因為「Genentech把Tanox併購了,掌握住TNX-355的專利權」嗎?
倘若一開始Genentech還沒有掌握專利,我方就先掌握住了,根本就不會有後面這麼多問題了,不是?
當然,也許當時民進黨政府絕對不願意把這個案子交給國民黨人分一杯羹;又也許,當時高育仁提出的「設置蛋白質工廠」的規劃,不被翁啟惠認為符合臺灣發展生技的產業需求。
但這些應該都有談的空間,不是?
整個宇昌案,得利最多的根本就是Genentech。它既然搶先一步買下了何大一想要的專利,之後臺灣政府與宇昌團隊就只好被迫接受對方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了。
人家大公司,錢多,提早買走了關鍵的專利。我們就算真的靠此搞起了一片產業,最後,一切努力可能只不過是為人作嫁而已。
沒辦法,之前欠缺對人才、實驗室的大規模投資,五年五百億都花在搞大學排名,當然不可能在這種真刀真槍的專利戰中得到優勢。
翁啟惠原先以為,政府出六億,民間再找一點錢,就可以把這個公司搞起來;結果最後總共砸入了三十億(不算宇昌興櫃公開發行後募集到的資金)。
這三十億中,國發基金只出了兩三億左右,其它都是民間財團、創投業者的錢。蓋茲基金會有補助一億作臨床試驗用,但這個補助款應該是要核銷的,不會列入公司的股本計算中。
(雖然我不知道內情,但倘若宇昌除了蓋茲基金會外,還找了其它基金會拉補助,則宇昌這個錢坑就更大了)
宇昌目前已經燒掉了九億多,公司還有十九億可以燒。料想應該是可以撐到完成臨床第三期,以及之後的申請新藥上市。
但愛滋病的藥品市場競爭激烈,萬一未來上市後沒能大賣,則賺到的利潤首先要支付專利的權利金,以及發給各路股東紅利;等到宇昌財務終於穩定了,大概才有可能繼續履行「在臺灣建下游工廠」的承諾了。
天曉得那還要多久。也許到時候兩岸都統一了也不定。
但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就算生技、藥品的全球市場真的有一年幾百億美金那麼大吧,但我們真的有那種資源、人才與優勢,可以跟歐美大藥廠搶這塊地盤嗎?
倘若到最後,我們終究還是靠搞代工撿人家歐美吃剩的肉渣,那或許兩兆雙星的教訓,也可以適用於生技產業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