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

電影《鐵案疑雲》雜談(20130201)

【2016-04-02後記】

我個人雖然不樂見使用死刑,但我相信一個文明社會不太可能放棄使用死刑──正如同我們不太可能放棄警察與軍隊一般。

「預防冤獄」是我迄今承認「反死刑」立場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在我看來,絕大多數主張廢死的運動者或論述者、其實都已經有點濫用這個立場、因而使得這個立場變成很廉價濫情的口號而已。


----
最近因為某個虐童案,使得某些反廢死的聲音又大為振作了一番。

這個議題是老議題,該談的都談過了,無奈絕大多數高喊「不能縱容惡魔」的人,不會聽就是不會聽,聽不懂就是聽不懂,只想縱容自己報復心理的,還是只在乎自己的報復心理。

「殺人償命」這個口號喊起來很簡單,但關鍵並不只是「不縱放」,更要作到「不枉殺」。

無論死刑的支持者自以為有多少關於「維持司法正義、還給被害人公道」的正當性,事實是,這些人沒有一個能夠保證國家的司法系統絕對不會出錯。

坦白說,不會有任何心理正常的檢警人員與法官,希望在自己的身上攬了一條無辜的人命。所以理論上,警察、檢察官、法官,通常都會盡力地根據證據辦案。

但事實上,人是會犯錯的。檢調人員與法官既然都是人,則當然也會犯錯。

有時候,這些錯誤是存心刻意的,是為了滿足她們的業務功績利益或個人好惡偏私;但更多時候,這些錯誤是無心的,甚至是當時科技技術條件所侷限的。

就算不是檢調人員或法官故意為之,有時候,冤案就是會發生。蘇建和案也好,江國慶案也好,古今中外的歷史總是不斷提醒著我們這點。

雖然我推薦過很多次了,但我仍然想再推薦那些自以為是反廢死人士去看一下《鐵案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這部電影。

人類設計、人類執行的司法系統,真的可能完全不會犯錯?我不相信,歷史也告訴我們不應該這樣相信。

既然人會犯錯,警察、檢察官、法官等人會犯錯,那我們該怎麼辦?

江國慶死都死了,給再多國賠,有用嗎?蘇建和等人如果當年就被行刑了,搞不好家屬連喊冤申請國賠的機會都沒有。

報仇的心理,是人之常情。但報仇除了滿足我們自己之外,它真的促成了正義嗎?如果不能,我們又為何要堅持報仇呢?

如果堅持死刑的動機,說穿了只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那我們又何必虛偽地把自己的自私心態,冠上一個「對抗邪惡」的美名呢?

或許,真正該對抗的邪惡,其實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太慣以為常的那個平庸且愚昧的自己,而不是那些被我們用手指著的那些〝邪惡〞之人。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