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8日

「布波族」雜談_回應(20030719)

> 有沒有可能,其實所謂的布波品味也是後現代下的產物呢?
> 透過解構了原先對菁英文化該有的生活型態,代之以傳統上被視為
> 另一端文化代表的生活型態,重構而成新型態的菁英主義呢?

不否認有這種可能。
問題是,解構不代表「有意識的能動」,
很可能是基於「因為無知的誤用」。

一個例子是:
臺灣民間很喜歡去福州、漳州迎媽祖來台繞境。

問題是:
在傳統的語境裡,
媽祖繞境的意義在於「弭平叛亂」!

換句話說,媽祖來台繞一圈,
等於是弭平了一次臺灣的叛亂。

如果知道這層意義,
再去看臺灣人對媽祖繞境的熱情,
接著再去看同一批人在面對「統獨」的立場,
我想是會覺得很荒謬的。

問題是,那些人並不覺得荒謬。
因為「媽祖繞境」在臺灣的語境裡並非傳統意義。

這裡出現的恰恰是「文化」的流動性。

「無知」也是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文化」的。

> 然而,這和我們傳統說的東方文化,
> 西方文化裏的文化兩字似乎指涉更廣
> (包括價值觀等等),其意涵上似乎有所不同啊?

以上三行所談到的「文化」是傳統的觀點。

但是,從「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的角度觀之,就不同了。

如果說「文化」是一種「經驗的精進」,
那任何的經驗皆不可自外於「人的生活」。

華南形成米食文化,
這絕對是源於華南地區居民長期以來的耕作知識的累積。

同理,蘭嶼人以芋頭、飛魚為主食,
這也是根生於他們特有的生活習慣。

臺灣人今天習慣進門脫鞋,
這是因為受到日本統治五十年所養成的文化,
臺灣人中秋節烤肉,
這則是八零年代都市化之後的生活型態。

任何我們稱之為「文化」的東西,
沒有一樣不與「生活」有關。

因此,對於「文化研究」而言,
「文化」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東西,
而是「日常生活的累積」。

> 精緻文化字面上有一點美的,善的意味在,
> 但和精緻文化四字帶來美善語意意涵,似乎有些差距...

同樣地,
前面兩行所謂的「精緻文化」也是傳統的觀點。

如果說「精緻文化」有所「美」,有所「善」,
我認為那也是因為其中存在著「人」的努力所致;

易言之,因為有了人的精鍊,
「日常生活的累積」能夠抽取出更為抽象的「美」的元素,
進而形成「美學」或「哲學」。

但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生命經驗」。

爵士樂一開始就不是能登廟堂的「精緻文化」,
同理,布袋戲、歌仔戲起初也都是低下階層人民的娛樂。

當年的「俗民文化」今天卻成了「國家藝術」,
這裡頭難道有什麼絕對的標準嗎?

標準不是沒有,
只是永遠都在流動。

與其用「美」來界定「精緻文化」,
不如以「用心」為標準。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