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6日

學術成就CI化只會刺激學者多作炒短線的研究(20071207)

國外念哲學或純理論領域的大師,
很多人作學問一輩子就是那兩三本書,
十年蹲一本,寫完後二十年內大家都還在讀那本。

那種大師,若是活在今天臺灣的學界,
早就因為沒有每年達到足夠的論文生產量而被鬥走了。

學術成就CI化,使得年輕學者每天都得為了論文(點)數而奮鬥,
自然就沒辦法把時間與精力投資在一些需要久磨的主題上。

就我所知,現在大部分還算有熱忱的老師,
多半都指望自己等拿到正教授以後,再來談學術自由....

如果要批評年輕學者短視,
不如批評以國科會為首的「學術成就CI化」風氣。

評鑑一個學者的學術成就,固然要看其著作或成果,
但難道不能開放給相同領域或學門裡的同行作評鑑嗎?

一個學者有沒有足夠資格可以升等,
為甚麼非要看論文篇(點)數的年產量不可?
為甚麼不是比照論文審查一樣,由同領域的專家來評斷?

如果今天把審查的權力,開放給數十個國內同領域的學者來投票決定,
難道通過審查的學者,其學術貢獻就一定會比較差嗎?

其實學界學門越走越專,
同行哪個學者學術水準如何,圈內人其實都心照不宣。

學術成就CI化,只是便利那些迷信統計數字的官僚玩耍權力遊戲罷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