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本身就預設了「受戒」的意思,
聖嚴法師便直接稱之為是受「皈依戒」。
受戒、傳戒有其儀軌,
沒有經過正式的儀式,不算受戒。
除非有特殊理由,不然不能妄自違背。
皈依的儀式與程序基本上非常簡單,
有些寺院為求慎重,會搞得異常隆重,
這就不見得有必要了。
佛教無論南傳北傳,從來都重視戒儀。
這並不是什麼形式主義。
請注意:南傳對於戒儀的重視程度,絕對不會少於北傳。
最重視戒儀的,反而就是從大迦葉尊者傳下的上座系比丘。
南傳甚至會以「戒儀」當理由,
直接否定了女性出家的機會。
(因為許多南傳佛教地區的比丘尼戒儀傳承已斷)
八○年代的錫蘭甚至還曾經一度想從中國傳回比丘尼戒,
不過後來因為懷有歧視心態的比丘反對聲浪過大而作罷。
南傳重視「戒儀」的程度,可見一斑。
北傳寺院經常舉行大型的皈依、授戒法會,
亦可見北傳對戒儀的重視。
皈依之前,必須要確實瞭解皈依的名目與意義。
只有在事前充分瞭解的情形下,自己所許諾的誓詞才有意義!
因此如果不是確實清楚三皈依的意義,
只是隨口唸唸皈依詞,那就完全不對了。
因此,在正常狀態下,佛教是不許可自誓皈依的。
嚴格來說,佛教並不算真的有「自誓皈依」法,
只有大乘有所謂的「自誓受戒」(菩薩戒)法。
所謂的「自誓皈依」,並非真的完全靠自己的想法就能完成。
在某些無法前往道場、
無法請法師來家中、
也沒剩多少時間可等待(臨終之際)的情況下,
想皈依佛門,除了自己在家“自誓”一番,別無它法;
如此,只好遙請聖地菩薩作為見證者;
根據古代高僧的理解,
這類自誓皈依必須得見異相才算數。
沒有得見異相,表示沒有聖地菩薩作為見證,
則此皈依自然無效。
也因此,真需要自誓皈依者,往往都是到了臨終之際。
雖說遲到總比不到好,但總難免讓人有何必當初的感嘆。
總而言之,老話一句:
若想皈依佛門,請到各正信道場行皈依儀式。
各正信道場幾乎都有專人負責舉行皈依儀式,
事前先電話預約時間即可。
有些道場比較嚴格,會要求皈依前非先上個課程不可。
若能依道場的作法完成皈依,自然更為理想。
倘若真的沒有時間,
有些道場比較簡便,十分鐘即告完成。
基督教的受洗就需要全身浸到水底才算數,
(不同教派會有差異;而天主教則是灑聖水淋頭即算)
而且全程多半超過十分鐘以上。
相較而言,佛教的皈依只需要有佛像或法照即可。
有許多人經常誤以為「只要真有心,根本不需儀式」,
然而,儘管皈依並不等於於皈依儀式,但儀式確實是其開始。
皈依的人是誰?多半是初學佛者。
對於初學佛者,通過一個明確的儀式作為開始,是有必要的。
皈依具有戒的意義,因此皈依自然應如法舉行戒儀。
佛教無論是南傳、北傳、密教,無不重視戒儀。
固然受戒後若想規範自己身語意,要靠恆心與用心,
但並非自己以為有心,就算是受了戒。
「受戒」與「持戒」是兩碼事。
受了戒未必能持,但要持戒必然先受。
沒經過正式受戒,了不起只能說是「如守五戒般地過生活」罷了。
2008年1月10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在這篇長文中,我回顧了最高法院刑事庭174個案子,以確認我國法官在實務上對合意搜索的判斷原則。 其實,我國法官其實並不是完全對於「合意搜索」完全陌生或無知,因為它本來就是第一線執法人員很常使用的手段;在這點上,我國與歐美各法治國並無二致;而且也早就針對其中「權利保障」及「程序...
-
曾國祥在 〈太陽花學運帶出的民主價值:公民權利、人民主權與社群共善〉 一文中,主張這次太陽花學運的學生因為訴求了某種「比憲政體制還要高的政治正當性原則」,因此應該視之為是一種國民主權者對「主權」的回收。曾國祥更於此文中認為,這種訴諸超‧憲政高度的正當性呼籲,恰恰是一個民主社群得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