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認為這次立委慘敗主因在選制,因而有修憲解套的聲音。其實若欲改量選制,只需由現行「單記選制」,改為「複記選制」,如此只需修改選罷法即可,無需修憲;既不違反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四原則,也不用變更選區,只需修改一條法律即可完成,實為現行最佳的改革方案。
所謂複記選制,即一張選票上可以圈記超過一個以上的候選人,選民可以投票給多個候選人。複記選制不存在選票排擠效應(西瓜效應),亦不存在棄保效應,更不會有分裂投票的問題。在複記選制中,得到最多選民支持者才能勝選,因此候選人是跟自己競爭,只要自己夠優質,就有機會勝出;從而可以保存小黨或獨立參選人的競爭空間,避免兩大黨壟斷政治參與的空間。
最著名的複記選制是「肯認制」(Approval voting),選民在單張選票上,最多可圈蓋所有候選人。此外,亦有讓選民將候選人排序的「順序制」(Instant-runoff voting),與依序給分的「波達制」(Borda count)。若就最小改革成本而言,「肯認制」應較為理想。因此筆者曾因應我國民情,就「肯認制」略作修改,名之為「與能投票制」。現藉此略說其特點,以盡獻曝之功:
一、增列「其餘皆非」圈項:凡得票低於「其餘皆非」的候選人,不問其得票數高低,一律認定落選;且於該屆公職任期內均不得再度參選。此制提供選民對全體候選人得以作不信任投票。
二、限縮投票圈項次數為候選人總數之半:若有五人參選,選民可圈記三次;若有八人參選,選民可圈記四次。其中,每個候選人只能圈記一次,「其餘皆非」可圈記多次;再者,選民必須將圈記數全部用完,才算有效票。
例如:若有五人參選,則選票上共有「5+1」個選項(多一個「其餘皆非」),選民可於此六個選項中圈記三次,若只想支持某甲,則必須圈記「某甲」一次,圈記「其餘皆非」二次。依此類推。
三、凡得票低於「有效票平均數」(即「有效票數」除以「候選人數」)的候選人,不問其得票數高低,一律認定落選。
在此「與能投票制」下,不論是一黨獨大、兩黨對峙、多黨林立之局,候選人都必須個別地面對選區選民的檢視,毫無例外。倘若候選人全部都很差,選民亦可作出不信任投票,使得這些候選人於該屆公職任期內不得再度參選。
「與能投票制」雖然保存了小黨及獨立參選人的空間,但大黨只要廣納優質人才,仍然有機會贏得多數席次。在此制度下的當選者,一方面固然得到多數選民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通過了全體選民的不信任考驗,因而較傳統選制而言能有更高的民主正當性。
(2008年01月17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在這篇長文中,我回顧了最高法院刑事庭174個案子,以確認我國法官在實務上對合意搜索的判斷原則。 其實,我國法官其實並不是完全對於「合意搜索」完全陌生或無知,因為它本來就是第一線執法人員很常使用的手段;在這點上,我國與歐美各法治國並無二致;而且也早就針對其中「權利保障」及「程序...
-
曾國祥在 〈太陽花學運帶出的民主價值:公民權利、人民主權與社群共善〉 一文中,主張這次太陽花學運的學生因為訴求了某種「比憲政體制還要高的政治正當性原則」,因此應該視之為是一種國民主權者對「主權」的回收。曾國祥更於此文中認為,這種訴諸超‧憲政高度的正當性呼籲,恰恰是一個民主社群得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