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質疑「迴(回)小向大」一詞純係中國論師所偽造。
對此,我不敢苟同,但持保留態度。
畢竟連印順導師、聖嚴法師的著作中都隨處可見這兩組字詞,
不才如我,在沒有任何更多證據的情形下,
實在說不出「純係漢地論師偽造」這種話。
然而,無論是「迴(回)心向大」或「迴(回)小向大」,
兩個字詞指的都是同一件事:由聲聞乘改修菩薩乘。
也許有人看到「小」、「大」之類的字眼,
馬上就會被刺到「大小乘」的神經;
為求“政治正確”,
或許全面改用「迴(回)心向大」一詞會安全些。
然而問題又來了:
何以漢傳佛典裡,確實仍少見「迴(回)心向大」一詞呢?
在漢傳經藏中,「迴小」與「迴心」兩詞同樣罕見,
唯一出現過的一次,是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裡。
其原文為「能令二乘迴心向大。積集一切菩提資糧。」
此處的「迴心向大」與「迴小向大」應係同義詞,
二詞均指涉「改聲聞乘為菩薩乘」,
而「大」即「大乘」之義。
由此,或許吾人應先確立以下兩個原則:
1.「回」與「迴」為通假字;
2.「迴(向)小向大」與「迴(向)心向大」係同(近)義詞,
只不過對於某些人而言,後者帶有「貶抑小乘」的意思。
3.若疑心「迴(向)小向大」純係偽造,
則「迴(向)心向大」亦應偽造;
斷無「迴(回)心向大」可成立,
而「迴(向)小向大」不可成立的道理。
若對此一事實進行邏輯推理分析,則應有三種可能解釋:
A.「迴(回)小向大」與「迴(回)心向大」是瑕疵的關鍵字;
佛典裡確實存在著意義相同的其它字詞,但字相上有所出入。
B.「迴(回)小向大」與「迴(回)心向大」是漢地論師所誤造;
佛典之所以未見「迴(回)心向大」一詞,
實乃由於「聲聞乘與菩薩乘根本無法互轉」所致。
C.「迴(回)小向大」與「迴(回)心向大」是漢地論師所偽造;
佛典之所以未見「迴(回)心向大」一詞,
實乃由於「菩薩乘根本不存在」所致。
C若成立,等於否認「菩薩乘」的存在,
如此便等於推翻「大乘是佛說」。
但單憑「佛典未見『迴(回)心向大』之詞」一事,
實不足以否認菩薩乘,因此可略之不理。
B若成立,表示否認「聲聞乘與菩薩乘可互轉」。
聲聞乘與菩薩乘之間換軌,發生在兩種情形下:
1.聲聞乘迴(回)小向大(或稱迴(回)心向大);
2.菩薩乘退失菩提心。
《大寶積經》:
「在家菩薩。由成三法退失菩提。於獨覺乘而般涅槃。」
《大般涅槃經》:
「若有菩薩聞是經者。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而為聲聞辟支佛也。」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修行菩薩有四種相應法退失菩提。迴入聲聞位地。」
這便說明了:
菩薩乘確實可以轉入聲聞乘。
另外,根據《大般涅槃經》:
「須陀洹果亦復不定。
不決定故經八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斯陀含果亦復不定。
不決定故經六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那含果亦復不定。
不決定故經四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羅漢果亦復不定。
不決定故經二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辟支佛道亦復不定。
不決定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可見聲聞乘亦可以轉入菩薩乘。
既然佛經承認聲聞乘與菩薩乘皆有互轉的可能,
則B便無法成立。
於是,最有可能成立的是A,即:
實有「迴(回)小向大」與「迴(回)心向大」這麼回事,
只不過佛典並不以這兩組字詞稱之。
2008年1月13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在這篇長文中,我回顧了最高法院刑事庭174個案子,以確認我國法官在實務上對合意搜索的判斷原則。 其實,我國法官其實並不是完全對於「合意搜索」完全陌生或無知,因為它本來就是第一線執法人員很常使用的手段;在這點上,我國與歐美各法治國並無二致;而且也早就針對其中「權利保障」及「程序...
-
曾國祥在 〈太陽花學運帶出的民主價值:公民權利、人民主權與社群共善〉 一文中,主張這次太陽花學運的學生因為訴求了某種「比憲政體制還要高的政治正當性原則」,因此應該視之為是一種國民主權者對「主權」的回收。曾國祥更於此文中認為,這種訴諸超‧憲政高度的正當性呼籲,恰恰是一個民主社群得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