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關於「楞嚴真偽」雜談_1(20080508)

考據學家喜歡鑽研佛典集結的時間,或譯者為誰,
因為這是一種史學癖。

史學,不等於哲學,更不等於佛學。

佛經並不只有阿含為限,
因為就連阿含也是部派時期傳承的結果。

所謂的大乘與小乘,在根本上都合乎佛理,因此彼此並無衝突。

若干大乘佛典以誇張、華美的文詞修飾,這是該地域與該時代的特色;
然而,華麗的修辭底下,仍舊是與阿含相容無二的佛理。

釋尊當年的僧團,雖說托缽行乞,但同樣也接受商人長者設宴款待。
我們總不會因為釋尊與弟子曾吃過大餐,就說釋尊自己的行為不合佛理吧?

合不合佛理,要看是否違背三法印;而不是看佛經文辭是否有誇飾之處。

阿含是很重要的經典,應該要多讀。

但佛經並不是只有阿含一種,
學佛人更不應該只把阿含奉為聖典,並把其它佛經都打成偽書。

楞嚴在學界的考據上,確實存在著爭議。
但即便今日,學界仍無決定性的證據證明楞嚴完全偽造,
只存在許多學者根據間接證據的合理懷疑。

由於可考據的都考據得差不多了,
所以最近幾十年的學界,似乎也沒有太多學者有興趣繼續鑽這個主題了。

我的看法是:
若自己覺得楞嚴“怪怪的”,那就別讀楞嚴,改讀其它佛經。
反正佛經多的很,有機會遍讀群經也不錯。

但,千萬別在只參考片面之詞的情形下,
就跟著起舞大放「楞嚴偽經論」的厥詞。

考據學者可以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剩下的打上幾個大問號即可,
反正學術論文的主題都很窄,只提懷疑沒找答案,也不影響論文點數。

但學佛人若亂說話,因果可是自己要揹。
與其人云亦云,不如老實專注在自己的實修功課上。

「生死事大」,這是許多古代高僧的警語。
學佛,不是學吹嘴皮,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行住坐臥。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