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

關於不住心或心解脫不等於證得阿羅漢雜談(20090223)

不(無)住心也好,心(意)解脫也好,
它都只是描述了一種關於「不執著心念」或「心念不與五蘊相應」的狀態。

然而,對此狀態的「描述」,並不等於界定了某種「證量」。

一個人「歌唱得很好」,不等於她就是「歌星」。

「歌唱得很好」是形容詞,「歌星」是名詞;
形容詞與名詞可能經常成套出現,但兩者並不一定必然相等。

「不執著心念」,只是某狀態的一種描述或敘述。
符合此敘述的狀態有很多種:
較理想的是「心(意)解脫」,較不理想的則是「心不在焉」。

同理,深度禪定也是一種「不住心」。


另外,根據《雜阿含經‧1080》:
「時。有異比丘以不住心。其心惑亂。不攝諸根。
 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奈城乞食。
……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奈城乞食。
 見有比丘。以不住心.惑亂心。諸根放散。
 亦持衣鉢入城乞食。
……」

以及《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16》:
「若復苾芻尼。半月半月說戒經時。作如是語。
……
 具壽。此法希奇難可逢遇。
 汝說戒時。不恭敬。不住心。不殷重。
 不作意。不一想。不攝耳。不策念。而聽法者。
 波逸底迦。」

可見在佛典中,「不住心」並不單單只用以形容「不執著心念」而已,
也會用來形容「不專心」或「心不在焉」呢!

由此可知:
不(無)住心或心(意)解脫,只是一種「狀態的描述」。
這種狀態,可能是「心不在焉」、「發呆」、或「放空」;
也可能是「不執著心念」、「心念不與五蘊相應」。

心解脫是不住心狀態的極致,也就是最徹底的不住心。

然而,「不住心」並不等於「證量」;
前者是形容詞,後者是專有名詞。

心解脫,並不等於就必然證得阿那含果,或甚至阿羅漢果。

阿那含聖人,已斷五下分結,
不受欲界諸如1「色欲貪愛」、2「瞋恚」、
3「身見」、4「戒取」、5「疑」等五種煩惱所困。
(關於五下分結的內容,各部派佛典略有出入,在此表過不提)

阿那含聖人必然已達心解脫的境界,但反之卻未必;
因為「證果」與「心解脫」是兩個不同軸向的概念。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