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5日

三淨肉與部派歧見雜談_03不聞殺原則(20110115)

關於「不聞殺」原則,可分成兩點而論。
「聞殺」,可分成「直接聞殺聲」與「間接聞殺聲」兩種。

在「直接聞殺聲」上,各部派比較沒有爭議。

例如《善見律毘婆沙‧卷13》:
「比丘自聞殺聲。不為比丘。
 比丘若得此肉。比丘得食無罪。」


但在「間接聞殺聲」上,各部派間就有雜音了。

大部分的部派,在關於「間接聞殺聲」的部份,
都提出了「應該要向可信人詢問確認」的原則:

例如《彌沙塞部五分律‧卷22》提到:
「從可信人。聞為己殺。」

《四分律‧卷42》:
「若從可信人邊。聞為我故殺。」

《十誦律‧卷26》:
「可信人邊。聞是生。故為汝殺。」

《摩訶僧祇律‧卷32》:
「耳自聞。或從他聞。為殺。不聽食。
 若前人。是不可信。故欲擾亂比丘者。不應受語。
 當從可信人邊取定。是名聞。」


這四部律典,均提出了「從可信人」的原則,
也就是說:必須要先向可信人詢問確認過,才算淨肉。

有些甚至更進一步提出了「此可信人必須是受戒居士」的規範。

例如《十誦律‧卷26》:
「云何不聞。
 可信優婆塞人邊。
 不聞是生。故為我奪命。如是不聞。」


然而,《善見律》卻拋棄了這個「從可信人」的原則,
不將「間接聞殺聲」歸類為「聞殺」,
而是另外定義出了一種「聞疑」,算是第三原則「疑殺」的延伸。

例如《善見律毘婆沙‧卷13》:
「比丘在阿蘭若處。聞聚落行獵設會。檀越請比丘食。
 比丘疑心。若食得罪。
 若檀越言。我自為行獵。不為比丘。
 若如是者食無罪。
 是名聞疑。」


這種“改造”,實為其它律典所未見。

不過,《善見律》把「聞殺」改稱為「聞疑」,
其邏輯還算可以理解;

畢竟「從可信人」這個原則,
是一種間接性的聞殺聲,而非直接性的聞殺聲;

在判斷是否為淨肉時,
使用的並不真的是「聽」這種感官能力,
而是結合了「聽」與「推理」兩種能力,
所以《善見律》稱之為「聞疑」,也不能說不通。


然而,通固然通矣,
但畢竟其它部派的律典,都沒有出現這種「聞疑」或類似的名詞,
偏偏只有《善見律》獨有這樣的表述;

這不免讓人起了一個疑問:
究竟是《善見律》的記載,比較接近“原始”佛教的律典?
或是其它部派的記載,才是比較釋尊當年的教法呢?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