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

三淨肉與部派歧見雜談_06善見律的創見之一(20110116)

除了將「聞殺」與「疑殺」二者,
改造出「聞疑」、「見疑」與「疑得食」等新名詞外,
《善見律》還有三個其它部派所未有的全新創見:

儘管幾乎所有部派,都強調「為我而殺即為不淨肉」,
但《善見律》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創見:
「雖為我而殺,但我不見聞疑,則食肉無罪」。

例如《善見律毘婆沙‧卷13》:
「若檀越為比丘殺。
 若不見。不聞。不疑。得食無罪。」


然而,《善見律》的這種見解,其實大有問題。

要知道:
淨肉的標準,雖然分為三個原則,
但貫穿其中的,其實只有一個原則,
就是要檢查「是否為我而殺」。

見、聞、疑三者,
只是用來檢查「是否為我而殺」的手段而已。

倘若明知施主是為我殺生取肉,
則我無論是否親眼看見、聽聞、推理懷疑,
此肉對於我而言,絕對就是不淨肉,我不應食。

這個標準,是其它所有部派律典所共同的;
但偏偏只有《善見律》一家允許拋棄此標準。



再說,倘若我不見、不聞、不疑,
我又如何得知此肉是施主為我所殺?

可能的解釋只有兩種:
1.我使用神通去確認;
2.我錯信了施主的說詞。

若我有神通(例如天耳通、它心通或天眼通),
可以知道此肉確實是為我所殺;

但難道天眼所見,不算「見」?
   天耳所聞,不算「聞」?
   它心所探,不算「疑」?

可想而知:
一旦我使用了神通進行判斷,
則必然我就使用了見、聞或疑的能力去作檢查。

可見《善見律》此處所言,絕非是使用神通作檢查的情形。
那麼,合理的解釋只剩下一個:我錯信了施主的說詞。

亦即:
明明此肉是施主為了我而殺生所得,
但當我問施主的時候,他卻騙我說是淨肉。


然而,除了《善見律》之外,
至少有四個部派的律典,有提到「從可信人」的原則。

由此觀之,《善見律》
「雖為我而殺,但我不見聞疑,則食肉無罪」的這第一個創見,
似乎是為了彌補《善見律》欠缺「從可信人」原則的空子。

倘若《善見律》也能堅持「從可信人」的原則,
則被施主所騙的情形,勢必會減少很多;
且《善見律》也不必想出「為我殺也是淨肉」的這第一個創見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