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關於金融風暴與人性雜談(20110915)

這幾次金融風暴固然是華爾街金童們吹泡泡吹過頭的惡果,
但追根究底,華爾街金童們只是催化劑。
真正的病因還是在於人性普遍的貪婪。

雷曼先不論。
次貸完全是基層房貸機關為了賺快錢,而不斷超貸的結果。
華爾街將房貸證券化打包出售,只是加速這個超貸的過程。
(當然,這裡頭還是有雞蛋孰先的爭議。這邊表過不論。)

我想,金融遊戲的造市者終究只是替罪羔羊罷了。
畢竟造市者以及參與者,雖然多少都是為了逐私利的動機,
但他們的參與也確實提供了資本流動的場域及機會。

比方說,眾所周知期貨市場是個零和的遊戲(假設不論交易成本)。
也就是說,參與期貨交易的一方,其獲利必然是另一方的虧損。

那麼,為什麼人類還要設計期貨市場呢?

原因在於,期貨市場透過交易與流動,
提供生產者以及員物料大盤商一個避險的空間。

若沒有想套利、逐利的交易者存在,
整個「避險」的空間也隨著不存在。

期貨如此,匯市、債市、股市無不如此。

金融商品與金融市場,終究只是人類進行活動的工具。
這跟汽車或刀叉等物質,沒有什麼兩樣。

人心若向惡,則使用工具後的就是惡果。反之亦然。
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人心,而非工具per se。

或許,這些金錢遊戲玩家的行為,看起來確實像是
「成天不事生產,只會掠奪廣大人民的勞動成果」;

但若從反面觀之,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沒有任何作手、炒家、大戶,能夠完全單憑己意就呼風喚雨。

飆股也好,夯極了的金融衍生商品也好,
這些泡沫的形成,都不是幾個〝黑手〞就可以吹成的。

作手們吹起漣漪,
但把漣漪激成巨浪的,還是無數個參與其中的股民。

就算沒有華爾街的存在,
世界各地還是會有各種大小不同的賭場、莊家、組頭存在。

貪婪、期待不勞而獲、賺快錢,這是人性。
華爾街只是把這種人性催化到極致罷了。

港劇《大時代》有一句股市必勝法:趁早離去。

這裡所謂的「離去」不一定指的就是實體的逃離。
畢竟現代人不太可能完全瓦解所有的金融體系。

人也許可以不買賣股票或期貨,但人很難不買房子、不吃糧食;
而房市、原物料又哪裡沒有泡沫存在呢?
可見人畢竟不太可能真正實體逃離這一切。

若不能實體逃離,那麼人要如何趁早離去呢?
也許「心理上的脫離」就是一個好方法。

所謂「心理上的脫離」所指為何?
其實說穿了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八個字。

投資也好,投機也好,
其目的就是為了想獲取利潤而承擔風險。

既然如此,事前就先應該判斷好
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以及可能獲得的利潤各為何。

只看利潤面,不看風險面,
這就是絕大多數股民淪為輸家的原因。

不能承擔其風險,就不要去肖想其利潤。
只有當真正能夠認清、面對自己時,
人才有辦法在投資(機)過程中獲利。


能夠作到這點,就能對股票的起起落落逐漸處之淡然:
它大漲也好,大跌也好,
我終究冒我願意承擔的風險,賺取我可能得到的利潤。

倘若利潤超出預期,這是我好運。
倘若風險超出預期,這是我倒霉。

但無論是好運還是霉運,
股市的起落,終究跟人生一樣:
Bad things happen. Good things happen, too.

所以平常心看待,可矣!



但話說回來,我絕非為「Greed is Good!」這句資本主義口號辯護。

逐利、貪婪,這些都是人性,
它很難避免,但絕非沒有對錯。

貪婪到底是對?是錯?
這端視我們把這個貪婪放在什麼目的之上。

易言之,貪婪只是「趨力」,只是「手段」,
而非是終極的「目的」。

倘若我們把貪婪用在自我實現與造福社會上,
則這種趨力沒有什麼不好的。

錢,終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其真正的意義,在於如何流通與創造價值。

該怎樣用錢?把錢用在什麼用途上?
這些才是決定我們的社會是提昇或沉淪的關鍵。

如果人拼命賺錢,只為了「讓錢繼續生錢」,
那就是把目的與手段錯置放了。

資本主義靠著「苦幹、寡欲」的清教徒精神起家,
其後逐漸把「宗教」抽離了,更把「寡欲」也拋去了。

最後剩下的只剩「苦幹」,
而支撐苦幹的,則是赤裸裸的「貪婪」。

這些「貪婪」的目的為何?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個人的欲望與享受。
而這才是金融風暴真正的成因。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