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馬是什麼顏色的?」雜談(20111206)

《犯罪現場調查:拉斯維加斯》第十二季第七集,標題是「馬是什麼顏色的?」影片中提及一個小故事:

一場交通意外中,有一匹馬無辜受牽連而受重傷。馬主不忍馬受折磨,打算開槍安樂死;沒想到子彈打偏,飛過馬頭上空,打死了馬後方不遠處的一名警官。

事後,警察局長在閱讀整個事件報告的時侯,問了承辦人員一句:「馬是什麼顏色的?」報告中沒有提及,承辦人員的筆記中也沒有類似的紀錄;事實上,當天去過現場的人員,沒有一個人記得馬的顏色,也沒有人想到要記錄它。

聽完這個故事後,CSI-LV裡頭來自德州的硬漢Nick Stokes若有所悟地說了一句經典名言:「If you miss one small detail, who knows what else you missed, cause you never know what is important.」

這句名言提醒了我有關「聖經編纂」的問題。

當年,羅馬帝國與天主教教廷經過幾次宗教會議後,終於整合了與會教父與僧侶們的神學立場,並以此編纂出教廷官方版本的天主教聖經。自此,凡是不合乎官方立場的經典,一律都被貶為次經,甚至是偽經。

經過幾番整頓之後,大部分的次經與偽經,都被教廷蒐羅焚毀(據說教廷內部的圖書館仍有孤本,但教廷對此說法一向不置可否)。除了死海文書之類的考古發現外,今日所知的次經與偽經,不是宣稱乃少數教派秘密傳承下來者,或者宣稱是學者從古猶太經典或古希臘經典中考據翻譯者,甚至有宣稱是耶神託夢啟靈而書寫得之。

若根據世俗歷史學者的觀點,「秘密傳承說」與「考據翻譯說」都有可信與可疑之處,因此經常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世俗學界自然不能接受「靈動書寫說」。但就宗教而言,耶教徒既然相信耶神的存在,而聖經中也記載了許多先知如何承受天啟而傳達耶神意旨,所以若有信徒相信「靈動書寫說」,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當然,不是所有耶教教派都相信「靈動書寫說」其事;即便承認真有可能者,也未必相信這些次經偽經就非後人托古偽作。所以到最後,照樣也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這種處境,就跟前述「馬的顏色」一樣:若一開始不小心就疏忽了,則事後便再也無法補救;更何況教廷當年可是非常刻意地想要消滅這些次經與偽經。

羅馬帝國這樣作,當然是為了便利統治考量。而教廷這樣作,除了政治考量外,當然是相信他們自己的神學立場絕對正確無誤所致。但教廷那些教父僧侶既然都是人,難道真的不會犯錯?倘若當年教廷不會犯錯?何以哥白尼時代的教廷會犯錯?路德提出宗教改革時的教廷會犯錯?前兩年才宣布「允許使用保險套」的教廷會犯錯?

倘若他們當初錯了,哪怕是一丁點小疏忽,都很可能使得後世的信徒再也無法還原耶教真實信仰的原貌了,不是?一神教把神視為終極的存在,倘若「對神的認識」是可疑的,則整個一神教都會瓦解。

何以他們不怕犯錯而崩解整個耶教信仰?何以他們對自己那麼有信心?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自認自己是權威。

耶教徒崇拜權威,信仰權威,並奉宗教領袖為權威;這是一神教的特色,不足為奇。

但對於身處權威地位的宗教領袖而言,照說,他們應該奉經典、神諭為權威才是,不然怎麼愧對得起那些把他們奉為權威的廣大信徒的期待呢?

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們奉自己的個人意見為權威,把他們個人的神學見解,定調為整個天主教的官方且唯一合法的立場,進而將與此牴觸者加以消滅殆盡。

事實證明,這樣的作法很有用。因為幾代之後,新的信徒便不再相信那些次經偽經,甚至不知道有它們的存在,而且對那些教父僧侶們所定調的說法信之不疑;自然,教廷的統治地位就更是牢不可破了。

美國一直在1925年「猴子審判」前,都還禁止境內中小學教師講授演化論(違者,輕則罰款,重則解聘)。那也不過才一百年前多一點點的時間。若從西元325年的「尼西亞公會議」(Council of Nicaea)開始算,天主教通過官方信經的宗教統御,至少也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更何況,即便到今日,世界上仍然有許多耶教神職人員與信徒對於這類信經信之不疑。

就為了當權者「便利統治」與「自以為是權威」等理由,耶教徒活在迷霧中長達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不肯迷失在迷霧中的有心人士,不是被當成異端壓迫處死,就是只能在心底放棄個人對耶教的信仰,成為無神論者;再不,就是仿效前人地把個人神學見解寫成教義,另外創出教派來吸納信徒,享受供養。

若是當年教廷能把「馬的顏色」記錄下來,也許今日的耶教徒就不至於這麼沒選擇。

「寧願相信權威,也不相信真理」,這是人性。也難怪世間永遠這麼多因為愚癡、迷信、盲從、無知而導致的各種各樣的人禍與災難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實在一點不錯。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