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蔡英文「中間偏左」雜談(20111215)

張鐵志將蔡英文稱之為「中間偏左」,這四個字是我不能同意的。

「左派」可能會散盡家產搞革命,「中間偏左」則只會在自己身家性命安全的範圍內為之。

「中間偏左」難免有些小資富農成分,但不太可能會默許自己與大資地主把酒言歡;更不會在自己已經吃穿無虞的情形下,還想著要怎樣繼續弄錢、弄權、弄到權了之後再弄更多錢。

一個「中間偏左」的人,會在已經有幾億元身家的情形下,還想著怎樣開設生技創投公司來牟利嗎?還會想著怎樣更改公司名稱,好符合自己手創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中關於租稅優惠的規定嗎?

關注臺灣的生技產業,不必非要自己也開創投公司吧?就算宇昌缺資金,也可以低利,甚至無息借貸給他們,不是?

蔡英文家族有錢,這不是她的錯。她左手主導促產法案與政府投資,右手協助家族進入這個業界著根,這是人的逐利本能,這是人性,也不能算錯。

但她開公司逐利就算了,還參與制定遊戲規則當裁判,這就不太像左派了;之後還跟股東一起想辦法拉政府資金進場,最後還跑去政府出資成立的公司當董事長,這更是完全不像左派。

人會拿自己的錢去入股某個公司,若不是為了公司的盈餘紅利,就是為了控制公司的經營權。蔡英文既是法規的制定者,政府政策主導者,創投公司的股東,以及政府投資企業董事者,顯然是愛錢、愛權、愛以權弄錢的右派。

右派追逐私利,這是人性,只要不犯法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若把自己愛錢、愛權的行徑,包裝並宣傳成聖人,這就未免太過虛偽做作了;若要把徹頭徹尾右派的蔡英文,說成是中間偏左,那就太過了。

蔡英文不過〝拿來〞式地拼裝了一些勞工政策、農民政策的口號而已。若這樣也能被當成是「中間偏左」,那福特減少工人工時、提出病假與工傷醫療制度、並給予當時業界最高的最低工資,這大概更是「中間偏左」了。

呂秀蓮雖然平常比較少談經濟議題,但她從留學生時代就一直很關心婦女權益,回國後也一直辦雜誌、弄刊物、搞運動;二十年來,從來沒聽說過她怎麼利用她參政的資訊及權力,來替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搞錢。

她平日關心公益,據說待人也誠懇和善;雖然不是什麼貧下中農好成分出身,但家中不過是雜貨店東,家境小康而已。蔡英文父親在台北炒地皮出身,加上母親又是側室,而個人身家超過一億元,這怎麼看都是黑到底的成分。

呂秀蓮尚且沒人以「左」稱之,而蔡英文卻被認為是中間偏左?

看來,臺灣人犯的不只是「只看藍綠、不論是非」病,現在更犯了左右不分病。

在美帝及其藩屬殖民地,「左右不分」是很正常的,因為巍巍美利堅的天空下,從來只有「右」與「沒那麼右」的區別而已。「左」是什麼?可以吃嗎?

但是在階級解放的革命前線上,「不夠左」尚且會有問題,更何況是封建餘毒未清,階級意識、革命意識不清楚的騎牆派、投機主義分子,明左暗右的毒蛇?

身為搖滾反叛中年,不出聲把這些「假左」肅清鬥倒就不錯了,居然還幫著戴上了「中間偏左」的改革假面具,這真是讓人情何以堪啊?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