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
彭明輝〈臥軌事件與政府失能〉雜談(20130224)
彭教授退休後敢說敢講,這點我很佩服。只不過有時候講的不一定站在理上就是了。
(其實這個案子,該說的我早就說過了;只是看到還是很多人完全不分青紅皂白地瞎起鬨地指責「政府凌遲勞工、罔顧追討企業責任」,實在覺得鄉民真的不愧就是鄉民,只不過喊的口號從當年的「扶清滅洋」換了一下罷了。)
首先,代位求償≠免除債務:除非當年的企業把錢還給政府,不然勞工還是欠政府貸款的錢。(當然,企業也還是欠勞工資遣費與退休金)。
其次,雖然我也覺得企業主掏空公司資產很不該,但我不能認同彭教授所言「企業主捲款出逃是政府監督不周」的論點。有些時候,企業經營垮掉了,不一定都是由於經營者的惡意掏空。在沒有發現有掏空疑慮之前,政府不可能在於法無據的情形下隨便就監管企業的資金流向與帳戶資料。
我不否認法律應該加強對企業的金融監管力度,但這種監管力度必然只可能針對大型甚至是上市企業,而非針對中小企業。
再說,如果我們真的希望政府能徹底管控所有的企業,那等於給了政府隨時隨地任意窺探人民財務運作隱私的空間。誰能保證擁有這種權力的政府,只會盡責地用來監督那些壞心企業,而非是支持敵對政黨的別的顏色的企業?
第三,勞委會雖然也有提法案的權限,但立法院同樣也有。也許我們可以責難勞委會沒有提出能豁免這批勞工債務的法案,但最直接負責立法的立法委員何以沒人責難?
第四,法律一般而言不能溯及既往,因為這樣會破壞人民對國家法律的中立性的信任關係。再說,就算真的立法溯及既往地免除了這批勞工的債務,那也等於是用全體人民的稅金去便宜了當年掏空公司的企業主。如果當年聯福這些企業的掏空行為可以由全民買單,未來的當權者或立法者何以不能為別的企業也援例解套?
為了一批工人的生計,要強迫全體國民用稅金買單,這樣已經不是很妥適了,現在居然還要用立法方式開惡例,給後世玩法弄權者方便的口實,這樣值得嗎?
最後談一點法律知識: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在破產之前用來抵押的不動產,在破產清算時的順位是最優先的,這是為了確保借款人的債權安全。聯福廠房土地拍賣所得,首先得還給債權銀行,剩下有餘才會還給其它債權
人(包括勞工)。
如果民法沒有這種設計,則沒有銀行會願意隨便借錢給企業,因為銀行永遠無法真正知道企業會不會破產,也不會知道企業到底欠了多少人錢、破產後資產清算後銀行拿不拿得回錢。
根據已知事實:聯福當年的資產早已經被清算拍賣光了,所以無論勞委會是否有意願提出代位清償的請求,由於聯福這個企業已經消滅了,資產也已經被銀行拿走了,所以勞委會就是沒辦法從企業那邊要回錢,所以只可能回頭向勞工要錢。
所以一直跳針談「代位清償」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在混淆焦點罷了。
最後談國家賠償法。彭教授認為政府對企業監督不周,所以應該比照國家賠償法的精神免除勞工債務。這樣的悲天憫人胸懷當然很好,只不過,倘若我們堅持「國家施政不如人民期望=國家有賠償責任」,那這個世界上任何政府的人民大概都不需要納稅了,因為國家永遠都有〝應該作到但尚未作到或作得不夠好〞的地方。
再說,國家就算真的有賠償的責任,也不等於勞工沒有還債的義務。勞委會不是主管國家賠償業務的機關,所以勞委會依法仍然得向勞工追討欠款,不會因為國家對勞工有賠償責任而就不必討。
(再說一次:我完全可以理解鄉民們同情勞工的心情,但除了號召民間捐款之外,我真的不認為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幫助這批勞工。所以,與其不斷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歪理或似是而非的鬼話,不如直接去ATM轉帳給某個已經承諾說會幫助這批勞工的勞運團體吧!雖然她們從來沒說不會把捐款拿來當維持自身組織運作之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