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2日

不是透明度高低的問題,而是調查方法論的問題(20130712)

坦白說,臺灣各級政府第一線(直接面對民眾)的公務員,大抵上不會有「索賄才肯作事」的情形。一般民眾固然對基層公務員的態度或作為可能有所不滿,但大多都是不滿公務員死守法規(話說法規其實大多都是民主代議國會制定的)、不肯變通或欠缺服務熱忱。

行政效能低落是一回事,索賄才肯作事是另外一回事。前者的成因很多,而後者才是國際透明組織真正應該關注的。

當然,很多人會試圖拿「趙建銘、林益世之流利用權勢關係圍事」或是「地方派系染指公共工程與土地開發」等例子來合理化這次國際透明組織這次的報告;但說實話,會這樣作的人,其實並不真正懂或關心國際透明組織的報告到底可信度為何,而只是想找一個權威意見來幫自己心中的定見背書罷了。

拜託,國際透明組織的報告,其研究方法是抽樣調查法,不是靠問卷(紙本或網路)就是靠電話訪問。請問一下:這樣的抽樣方式,真能抽到林益世之流的人物來回答問卷嗎?就算真打電話到這些人家中,她們會大方地把自己如何官商勾結的眉角告訴訪員嗎?

雖然我幾乎慣性地不承認任何抽樣調查研究所自稱的研究成果(是的,我個人對於抽樣調查法有很深的成見!),但好歹我還是知道這套方法在幹些什麼。就算我要對抽樣調查研究作批評,我終究得回應其研究方法或方法論的程序及預設邏輯。

一般人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懂,完全只看報告結論是否呼應自己的偏見,然後再據此回頭評價該報告的真偽與可信度。這種態度,也許合乎一般人的人性,但絕對不是求知、向上提昇的好態度。

但我在這邊狗吠火車,終究還是沒啥路用的。絕大多數的人,終究只關心自己的情緒與感性,而非理性。也罷!雖說「跟鄉民認真我就輸了」,但如果連肯輸的人都沒有,豈不悲夫?就讓我一輸再輸吧!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