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謹守專業倫理本分是建立醫護專業的起點(20130730)

柯文哲說三總沒事幫病人(死人)裝ECMO,這是無效醫療。也許從事後、外人的角度來看,確實很容易得出這種結論,但對於事前、在場負責作出醫療判斷的醫護人員而言,這種馬後炮聽來便格外刺耳。

有趣的是:柯文哲自己,以及許多柯文哲的學生,在進行急診與外科治療的時候,經常都飽受「病患家屬或法官在事後拿著檢驗數據、X光片、斷層攝影等資料,來指責醫護人員沒有盡責或作出錯誤判斷」的困擾。然而,當她們自己不再站在那個需要被指指點點的醫護前線時,她們也會在自己所關心的個案上,犯了與那些病患家屬或無關外人一樣的錯誤。

當然,不同醫師之間,絕對存在著醫學知識、看診經驗與醫術才能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哪裡沒有?哪個專業領域沒有?

所謂「專業」,就是要盡可能地把這種不同從業者之間的知識經驗能力差距降到最低,或至少是盡力使所有從業者的知識經驗能力統統都達到可接受的門檻之上。

當然,每個醫師都可以針對病患的狀況、病歷、檢驗數據,綜合自己的所學所知與經驗,作出自己的專業醫學判斷。但問題是:不是自己負責的病患,又或者自己不在當初「必須馬上作出醫學決定」的位置上時,其實隨便去質疑別的醫師的醫療處置,其實不是很得宜。

既然大家都是通過正規醫學教育、考取國家證照、並在醫學實務界長期服務的人,柯文哲其實沒有必要動輒就去質疑別的醫師所作的臨床判斷。

我百分之百相信:即便是柯文哲自己,一定也有過「事後想想,當初自己不應該對病患作A處置而是B處置」的經驗。但這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醫師也是人,不是神,本來就只能在時間、條件、能力、資訊許可的範圍內,盡量去作對病患而言最佳的處置。有些時候,這些處置可以奏效;但有些時候,這些處置不能奏效。

無論最後病患能不能被救活,只要醫護人員在作成判斷的當下,確實已經盡了主觀上的最大努力,以及客觀上的最大可能,病患最後是死是活,真的不能怪在醫護人員身上。

這點,正是柯文哲以及無數柯文哲的學生們所一直希望教育國人的。

可惜的是:身為一個人,人性總是會讓病患家屬失去理性。當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時,人就是會想找替罪羔羊來洩憤出氣。

柯文哲在洪下士案上的諸多發言,從事後來看,有很多是不妥的。而且這些不妥,其實照說應該是他身為一個專業醫學從業者所明知且應該避免的。但柯文哲仍然在「自己手上資訊不足、且不具備適當的發言權威」的狀態下,多次任意公開發言臆斷病情,甚至指責負責的醫療團隊有過失或處置不當之處。

在洪案上,有很多鄉民迷信醫學權威,又急著尋找替罪羔羊,於是但憑柯文哲的三言兩語,馬上就在自己心中對此案定調了:對這些鄉民而言,洪案百分之百就是刻意虐殺+延誤就醫+急救不當+無效治療。

然而,當案情逐漸明朗,疑點逐漸釐清後,鄉民們卻早就沒有耐心再去修改自己心中的定見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事。柯文哲的公開放炮,除了反映他對自己學識經驗與權威的過度信心之外,更反映了「專業人士仍然免不了犯有人性謬誤」這點。

既然連學有專精的醫療專業人士,都難免犯這種錯誤,也許醫界其實可以不用苛責審理醫療糾紛的法官但憑己意地理解事發經過並作出讓醫護人員灰心的判決。

反過來說,如果醫護人員真心希望外人能尊重其專業,「謹守專業倫理本分」也許就是一個必要的起點。如果連醫界大老自己都把「謹守專業倫理本分」當作只是個用來規訓新人菜鳥的口號,而自己卻總是可以豁免時,就別怪外人不再把醫師視為是值得尊敬的專業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