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比特幣能否成為主流貨幣雜談(20131101)

網路遊戲或虛擬世界的虛擬貨幣,都會有「誰握有鑄貨權」的問題。擁有印鈔或鑄幣權者,都不會放棄這個壟斷價值分配機制的機會;所以誰也不會輕易同意讓別人主導遊戲規則。於是結果就是無法建立起來共同承認的統一機制,所以大家只能在各自的小圈圈裡頭各行其是,然後賭看看未來自己是市場淘汰機制下能夠苟活的那個人。

目前已知唯一可以擺脫這個困境的,大概是所謂的比特幣(Bit Coin),它是靠演算法記錄所有時間點上每一個單位貨幣的交易雙方資訊的一整套貨幣機制;正因為它記錄了每一個單位貨幣在每一個時間的所有者資訊,而且把這個資訊用P2P的方式分散儲存在所有支援該系統的用戶電腦中,所以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偽造這類貨幣,也沒辦法壟斷鑄幣權。另外,比特幣有其理論的發行上限額,所以它不會像信用本位的貨幣體系一樣可以無限增加發行量。

然而,比特幣儘管有這些優點,但我想它終究不可能取代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等四大貨幣中的任何一者,甚至連加幣、瑞郎、瑞典克朗大概都取代不了。何以故?因為它沒有官方發行銀行,也沒有發行準備資源(美元或黃金),所以它的幣值波動非常大。

現行任何主流貨幣,儘管國家或銀行握有鑄幣權,但其幣值大致上可以通過國際外匯交易市場去反映出全世界所有的貨幣使用者對該貨幣所代表的總體經濟價值的印象。

正因為外匯交易量大,而且是全球央行級玩家彼此角力的結果,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壟斷關於幣值的喊價權。國家能壟斷的,只有鑄幣權而已;但鑄造出來的貨幣,到底能夠兌換到多少實體原物料、商品與服務,這還是得看市場機制來決定。而這個市場機制,就是反映了世界上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交易者的共同看法。

全球這些外匯交易者之所以關注匯率,而且也會通過手中的買賣行為去表達自己對匯率的預期看法,是因為這些被用以交易的貨幣,目前就是活躍於國際貿易市場之中。不管是原物料、能源、軍火或是一般商品與服務,主流貨幣每分每秒都在全球的真實世界中的各種交易行為背後流通著。沒有這些交易行為作基礎,這些貨幣就不會流通。

換句話說,比特幣要想成為主流貨幣之一,它首先必須得先廣泛地流通於全球市場之中;而想達到這點,它就必須要有貨幣發行國以該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實力去與它國作互動,累積出別人對該貨幣的信用之後,才有可能使該貨幣廣泛地被接受。

任何人都可以發明一個私鑄的九九九純的金幣,來企圖取代美元。但全球央行不會單單因為這種金幣的純度確實夠高,就放棄現行的各種主流貨幣而改用該金幣作為交易之用。貨幣本身的媒介為何,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交易者們到底有多信任該貨幣,以及該貨幣背後的交易市場。

比特幣也許不能被偽造,也許不會有發行浮濫的問題,但它與實體世界的商品與服務的兌換比率為何,仍然是個不確定的、浮動的未知數。當一個貨幣的幣值太過浮動,而且幾乎無法預測時(短期當然無法預測,但重點在於長期能否預測),它無法提供足夠的誘因使市場上的交易者去改用它,而廢棄現行任何主流貨幣。

倘若比特幣的背後有一個什麼光明會之類的超有錢又超團結的神秘組織(又或者是不知道從哪裡跑來地球的外星人)作為後盾,而且完全承諾支撐起比特幣的一切發行責任,或許比特幣還會有點搞頭。但可惜比特幣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試圖否定這種中央集權式的貨幣發行權概念,所以反過來扼殺了比特幣成為主流貨幣之一的可能性。

我個人很欣賞比特幣在技術層次上的創意,但國際貨幣這件事,終究不是靠創意就能搞定所有問題的。紙幣至少發明於宋代的交子與會子,甚至可以上推到唐代的飛錢匯兌系統,但中國歷代以來始終沒能大規模地發展出統一的紙幣發行系統,因為中國的政治體制一直沒能發展出高度重視商業交易秩序但又同時具有長期穩定運行的政權。事實上,貴金屬本位也是到了戰後美國逐漸站穩全球獨霸局面後,才逐漸沒落的;饒是如此,過去幾年來仍然都有很多末日論炒家持續在鼓吹重回貴金屬本位的道路。

可見創意如果缺少支撐它的環境,終究還是沒用的。所以很遺憾地,我並不看好比特幣。但我其實認為,比特幣「演算法+P2P」的精神,其實很適合用來發展一些累積某種人類貢獻或福祉的機制。但這與貨幣就無關了,姑且打住不論。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