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生開始抗議以來,許多年輕世代的學生,紛紛不斷試圖用外文翻譯說帖,好爭取國際能見度。而海外的留學生們,則是紛紛舉牌拍照留影,表達聲援抗議之意。
也許有些人對於這類事情會覺得很溫暖,但請恕我覺得它很沒有意義。
如果要聲援,我通常會期待以個人名義為之。因為言論與價值,通常還是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自由主義所謂的而言論自由,其實通常也是以個人為單位的。
對於集團或組織,雖然偶爾也會有集體性的言論與意見,但通常終究難免是以主事者或核心幹部的個人意見為意見;但這些個人意見卻通常打著組織的名號與幹部的頭銜而為,彷彿這樣就能增加一點說服力的樣子。不管是為了拿組織的招牌來為個人言論增色,亦或是想用個人意見綁架整個組織,其實把個人言論與組織言論混在一起,終究不是一種很健康的態度。
現在流行海外能見度。好像一個言論,如果得不到洋人學者的聲援(無論這些學者是否對此議題真有深入了解),我們自己就沒辦法有意見了一般。尤其是找了一群留學生,聚在一起,拿個機場司機領人用紙牌大小的標語,然後大家留個影紀念一下,這種心態我其實也不太懂。你橫豎也是通過社交網路來表達你的言論與意見,為什麼非要拉著三五個人一起舉小牌子拍照,這樣才覺得叫作聲援呢?你難道不能通過社交網路發表自己的言論嗎?為何還非要搞個粉絲團來湊人氣呢?
我猜想海外留學生群聚拍照聲援,目的終究是想突顯出自己的「海外」身份。但「海外」到底又怎樣了?這個招牌真的有比較值錢嗎?
如果海外留學生的意見,就必然會比較有價值,那難道不是正好應該讓網友見識看看海外留學生的高見嗎?
然而,這些所謂的聲援,除了少數人確實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外,絕大多數終究不過就是蒐集一些網路上現成的懶人包而已。
如果蒐集懶人包的目的,是為了整理資訊,那當然沒什麼好批評的。但這樣的作為,算是「聲援」嗎?
顯然,會使用「聲援」二字,就是想傳達自己的特定立場。既然如此,那寫點自己的想法不是很好嗎?把親己立場的懶人包整理一下,就說是聲援,我其實不很懂這樣作到底意義在哪裡?
關心臺灣局勢當然很好,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更好。但為了突顯自己的「海外」地位而聚團拿小牌子拍照,這樣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除非你們本來就是三五好友約了要一邊小聚、一邊商討國家大事。那拿小牌子拍照就真的名符其實地是順便了。
至於去找認識的外國洋學者來舉牌拍照,那就更不堪了。除非人家真的對這個議題很熟,很願意發言,不然找人家來聲援,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但倘若對方真的很熟這個議題,那為何不是直接請對方寫文章去投書海外媒體,或至少是對方的私人blog或社交網路?畢竟,如果對方有意聲援,而且又確實有所研究,那讓大家聽聽高見當然也很好啊。
尤其奉勸最好不要隨便找外國學者攀談,然後沒有事情取得同意就私下錄音,還自己沒獲得授權就翻譯公佈。(而且還不知道是否故意地譯錯一大堆……)
也許你已經很習慣臺灣人作事隨便的風格了,所以自覺無所謂;但在美國,有十幾個州的法律明文規定「錄音需要得到雙方同意」。在這些州的境內,只要沒有取得雙方同意就錄音,那就是違法,而且是刑法。
至於沒取得同意就亂刊載對方言論更是大忌。每個人的言論都是她各自的「權利」。無論這些言論是否可以轉換成文字來賣錢或取得名聲影響力,這些都是原作者自己個人的專屬「權利」。
沒有取得同意就亂刊載,那就是侵權。不僅有可能會吃上民事官司,本質上更是對對方的不尊重。都已經出國留學了,對於國外學界的這種尊重風氣,最好還是留意一下比較好。
就算取得對方的授權了,麻煩翻譯的時候也請務必追求信雅達三原則,務求盡量還原原作者的真意,而非是翻譯者自己的偏見或喜好。這是原作者的尊重,更是對自己身為翻譯者的自重。出國念書,不外乎是對求知求真有些許熱情;倘若花了半天的力氣,到頭來只是自說自話的囈語,那真的不必還搞私下採訪加翻譯這麼“厚工”的事情了。
最後說幾句比較重的話:都已經出國念書了,必定就是希望能夠見識學習到與臺灣不同的環境。如果自己真想突顯出自己的「海外」屬性,則或許就應該展現一下自己在海外所受到的訓練與薰陶。
當然,有些訓練未必是能夠被簡單展示的。這我明白。但怎麼說,你在海外的經驗,也不該只是「人空間性地滯留在海外」這點而已吧?倘若只是為了突顯「你人在海外」,那隨便任何一個臺灣人只要出國觀光,然後拍個照、打個卡,這樣就能宣揚聲援的「海外性」了;甚至隨便請個市場上賣花的洋人大媽來舉牌留影,也可以達成「海外性」的效果。
如果你暫時還不是什麼有名機構的有名人物,則若打算拿你的名字來聲援些什麼,可能沒有太大價值。但真的不必妄自菲薄,因為你的思想,你的見地,你的知識,你的主張,這些都不會因為你暫時沒有顯赫的光環而打折扣的;所以你大可以把這些融合放進你的聲援之中,好增加這些言論與意見的深度或廣度。
當然,如果你碰巧正在劍橋念工程的話,那你可以不必刻意強調你的學院系所;因為島內已經有人經常用到這塊招牌了。
2014年3月24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2 則留言:
台灣人一直很迷信海外光環,我相信東亞各地應該也差不多都如此,同一句話換成洋人說,聽起來就特別有道理似的。
寫的真棒!! 大家都太方便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