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憲兵隊合意搜索案雜談-1(20160306)

憲兵到民人府上搜索的案子,其實完全暴露出臺灣絕大多數法律人(含法律系學生)的法學訓練、其實跟垃圾沒啥兩樣。

除非那個「自願被搜索」的意思表示是完全虛假的、或是基於暴力脅迫,不然這邊完全不存在任何「人民權利被侵害」的問題。

任何對此覺得「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爭議」的人,不管法學院念多少年,也不管有沒有考上律師執照,其人所自以為的「學訓練」其實終究都是假的;這些人的腦袋終究只有「背考古題、好應付考試」的所謂“法學訓練”而已。

搜索票要保護的權利是什麼?是當事人與利害關係人的「隱私」。

問題是:「隱私保護」是當事人自己可以放棄的;所以「自願」的意思表示,就等於宣告放棄自己的隱私保護。如此一來,當事人自然就沒有於事後反過來主張「自己隱私權被侵害」的立場。

在沒有侵害隱私的情形下,執法人員的蒐證不存在毒樹果實的問題;因為那個叫作「合意搜索」。

合意搜索有兩個前提:

a. 執法單位的搜索行為不能基於欺騙,而且必須基於犯罪偵查的理由;

b. 被搜索人可以在過程中隨時撤回「合意」,但卻不能在事後反悔;而且這個「撤回合意」必須以明確的方式作意思表示,不能用「不耐煩」或「抗議」來充數,而必須要明白說出類似「我從現在這個時間點開始、停止自願合意搜索」之類的話。

順帶一提:合意搜索不要求米蘭達警告;所以被搜索人一旦自願同意、而且沒有即時撤回「合意」,則搜索過程中被發現的證據都具被視為「經由正當程序所取得」。

再順帶一提:即便是被搜索人中途撤回合意了,執法人員如果在收隊的半途中發現了證據,則這個證據仍然有可能具有證據力(但實際上要由法官根據當時的現場狀況來判斷是否真有證據力)。

與此同時,倘若執法人員在收隊的半途中發現了什麼“逾越合理懷疑”的跡象,則那就有可能構成「相當理由」、而足以讓執法人員進行“無授權”的緊急搜索。

但,如果有法律人一看到「憲兵」兩個字就喊說是「白色恐怖」,則我建議其師長最好早點把其人給當掉、其雇主最好把其人給解聘;因為留這種貨色繼續在「法學界」招搖撞騙、只會把「法律人」三個字給搞成相當於「覺醒公民」一詞的髒話而已。

1 則留言:

知識天的圖書館員 提到...

所有政府檔案都分為兩種:永久保存與定期保存。前者必須特別指定(可以在建檔之初就指定,但也可以建檔後申請指定),不然就屬於後者。

政府檔案又可分為兩種:國家檔案與機關檔案。前者為永久保存;後者則不一定。

不管是哪一種檔案都分為「有加密」與「無加密」;後者大多都是「函」或「通知」之類的公文,通常累積到一定量後就會集中銷毀(大部分是一兩年清理一次)。

有加密的檔案,要看加密的層級;層級越高、就會保存越久。

解密,是指檔案內容已經不再有保密價值了、所以可以公開;但這不代表政府就有保存它的義務,因為檔案儲存的空間總是有限的。

所以,定期保存的檔案在解密後(通常是保密時限結束),就會統一送去銷毀。解密後的檔案在銷毀前,主管機關可以另外加以掃描或製作成微縮相片加以保存;但要不要這樣作的判斷權限在於主管機關手上。

這次憲兵隊搜查的案子,我印象中應該是定期保存的檔案。它雖然因為過了時限而解密,但因為不被視為有永久保存的價值、所以被機關送去統一銷毀;然後在銷毀的過程中被人偷出來盜賣。

最重要的是:人民對於政府檔案,除非自己是收文者,不然只能申請閱覽、抄錄或複製,不能把政府檔案偷走或據為己有。公務員在離職時,必須將自己經手業務的檔案一併移交。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