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估算大陸躺平後疫情死亡人數雜談-1(20221213)

有些人以為我對大陸躺平代價的看壞只是危言聳聽。其實還真的不是。

何以故?因為大陸現在並沒有任何自己本土變異出來的新變異株,所以大陸接下來的疫情,必然都是從歐美輸入的病毒株造成的。所以,從歐美秋季的疫情狀況,就可以大致推估大陸接下來要面對的疫情為何。

大陸人口大約是美國的四倍。由於大陸人口密度遠比美國高,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預期大陸躺平後的感染人數、住院人數與死亡人數、都應該會是美國的四倍以上。

我們不說別的時段,就說今年秋天(九月到十一月)吧。

美國在這三個月間,總共感染了400萬例,死了3.8萬人。平均每天新增4.7萬例確診,平均每天有2.3萬人住院,平均每天死亡371人。

且慢!平均每天新增4.7萬例,但平均每天有2.3萬人住院?

這樣算起來,致死率可是0.7%,而重症率甚至是10%。

要知道:美國在夏季躺平前的BA.2疫情,致死率是0.59%,重症率則是4.69%。

而美國Omicron原始株疫情,致死率是0.59%,重症率則是5.29%。

難道美國今年秋季的疫情特別凶猛嗎?其實並不是。因為根據學界對秋季病毒株的分析,絕大多數學者都說:美國秋季疫情的變異株,並沒有比Omicron原始株毒性更強。這點,從致死率上也看得出來,因為Omicron原始株,與躺平前BA.2,在致死率上幾乎沒有差異。

那麼,最合理也最可能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篩檢不足」所導致的「嚴重低估感染人數」問題。

美國早在今年春季結束後,就開始躺平,於是不再針對社會進行廣篩,而只保留針對醫護人員、警消人員、醫院入院者與探視者之類的篩檢能量;了不起就是統計一下自願申報確診的人數。所以美國從夏天開始,幾乎所有的確診數據,都來自於與醫療系統相關的環境;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取樣偏誤,它容易放大重症率的數字。

當然,這種篩檢不足的問題,必然也會漏掉很多“到院前死亡”的新冠死者;所以美國秋季疫情的死亡人數,絕對是被嚴重低估的。

但,且讓我們假設「美國秋季疫情的死亡人數是完美精準正確的」罷了;也就是說,我們姑且假設「美國今年秋季疫情,總共死了3.4萬人」。

那麼,這樣的死亡數字,到底是可怕呢?還是沒甚麼呢?

一個可以對照的標準,是美國“2010~2019”(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流感疫情。

美國在前新冠時代,每年全年大概會因為流感而死亡3.5萬人,而流感的致死率大約是0.13%,重症率則是1.54%。

很明顯地,美國光是今年秋季疫情,就死掉了前新冠時代一整年的流感死亡人數;而且致死率與重症率顯然都是流感的六倍。

要知道,這可是剛結束的、也是美國已經躺平了一整個夏天後的今年秋天。

美國大概是在今年六月的時候正式躺平的(用「不再公布陽性檢出率數字」來定義)。用夏季三個月來躺平後,美國養出的變異株,仍然是“致死率與重症率都更高”的可怕傢伙。

如果說「病毒會越變異越不毒」或是「人可以靠痊癒而形成的自然抗體、來達成集群免疫」,則何以美國今年秋季疫情仍然是流感的六倍嚴重程度?

顯然,「病毒會越變異越不毒」這個假設,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人也不太可能靠所謂的自然抗體來對抗病毒。

由於美國不可能一年只有秋季一波疫情,所以,保守來算,美國一年大概會有2.5波的疫情;合理想來,未來新冠每年都會持續造成“流感兩三倍”的死亡人數。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沒有採取嚴格的物理防疫手段,則,「新冠死亡人數」與「流感死亡人數」是彼此共存的;換句話說,躺平後的美國,會因為新冠病毒、而每年多死三個流感的全年死亡人數。而這還是「我們已經嚴重低估了美國秋季疫情死亡人數」的情形。

事實上,美國光是在Omicron原始株疫情中,就死了16萬人;而在躺平前BA.2疫情中,又多死了3.7萬人。

順帶一提:美國Delta疫情總共死28萬人,但Omicron迄今的疫情,其實總共也已經死了27萬人,差不多已經追上Delta疫情了。

Omicron只是小感冒?會說出這種話的,基本上都是不讀書、不自己讀數據、同時又蠢到被網紅公知輕易帶方向的笨蛋(不然就是要用話術來騙人牟利的壞蛋)。

或有以為,不管新冠病毒怎麼兇猛,反正死的都是些毫無生產力的老人,所以無所謂。其實也未必如此。因為,美國秋季疫情的死者中,其實有12.5%屬於勞動人口。

但其實這個數字必然也是低估的;因為,誠如前述,美國秋季疫情的統計數據,幾乎一面倒地依賴醫療系統相關的環境來取樣,而這種環境中,勞動人口的比例本來就偏低(因為大部分人是病患以及病患家屬或探視者)。

事實上,美國整個Omicron迄今疫情的死者中,勞動人口佔21.3%。美國三年疫情下來,勞動人口佔新冠死者的24.9%。

從前述「整個Omicron系變異株的致死率,很可能其實沒太大差異」這點來推算,「勞動人口在新冠死者中的佔比」大概還是在20%上下。

如果用前述「大陸躺平後,疫情大概會是美國躺平的四倍嚴重」的假設來估算,則大陸躺平後,一年大概要因為新冠而死至少35萬人,甚至可能會超過50萬;這些人當中的12.5%,就是4.4到6萬個勞動力。如果用美國Omicron迄今疫情的數字來算,則大概會是7到10萬個勞動力。

大陸未來的真實慘狀,應該會比這邊估算得還要嚴重許多,因為大陸大多數人身上都沒有所謂的自然抗體存在,而且美國秋季疫情的數據其實已經嚴重低估死亡人數了。

最後談一下新冠後遺症。

美國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勞動人口大約是1.64億人。而美國勞動部估計,新冠後遺症大約使美國失去了1500萬個勞動力。這樣大概是佔9.15%左右。

大陸全境的勞動人口,大約是7.8億人。如果用美國因為新冠後遺症而失去的勞動力比例來估算,大陸最終可能會失去7100萬個勞動力。

我個人猜測,大陸躺平後,最終至少會因為疫情而死上百萬人,同時也會永久失去十幾萬個有技術的勞動力。加上新冠後遺症的影響,大陸可能會在幾年內失去七八千萬個勞動力。

大陸目前都會區的失業率大約是5-6%。估算起來,這七八千萬個勞動力的損失,應該會相當於六千多萬個線上勞工的損失。

假設這些勞工的家庭,平均算起來要靠1.5個線上勞工的收入才能維持,則這就相當於4000萬個家庭會完全失去經濟收入。在此姑且不討論「家戶收入減半是否還能維持得下去」的問題,也不算治療新冠(與新冠後遺症)與喪葬的開支,更不考慮人們因為經歷失去親友創傷而失去勞動意願的損失。

後面這個缺口,不要說少子化趨勢沒辦法馬上補上,就連「中學生畢業就去找工作」這招大概也沒辦法補上。

只要這個缺口沒辦法馬上補上,馬上就會有供應鏈因為勞動力不足而出現缺口。與此同時,勞動力供給不足也會引發薪資上漲,於是引發通膨危機。

當然,作為世界工廠的大陸,如果因為這樣而沒辦法準時交貨給歐美,則很多技術低端或勞力密集的產業,應該就會逐漸出走到東南亞或南美。等到某些產業開始出走後,失業問題就會浮現。

但,對於很多人而言,自由的滋味是如此的珍貴,所以寧願全家失業也要享受不必刷健康碼、不必戴口罩的自由。真是可喜可賀。

無論如何,除非大陸接下來再次髮夾彎地又重回嚴格清零路線,不然大陸的強國夢基本上已經結束了。張文宏與那些盲目崇拜西方的大陸公知,大概就算自己病死累死,也會死得瞑目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