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英國迄今仍未因躺平而經濟好轉雜談(20221214)

英國是西方最早躺平的經濟體。但她躺平到現在,經濟不僅沒有回到疫情前,甚至開始出現很多「女性公務員必須兼差、由丈夫充當車夫地下海賣淫、來賺冬天暖氣費」的悲慘情形。

美國雖然今年第三季吹捧自己經濟成長如何高,但其實那是因為「第一季與第二季都是負成長」的緣故。為什麼第一季與第二季會衰退?因為當時美國經歷了Omicron疫情。

另外,美國最近在吹噓自己感恩節消費力度有多大、可見民間經濟活力仍然旺盛。確實,美國今年感恩節的銷售人潮創了歷史紀錄,但其實這只是回應了過去兩年疫情期間的疲乏而已。

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感恩節,美國大約有1.896億人進行了零售消費;人均消費為361.9美元。

號稱創紀錄的今年感恩節,美國大約有1.967億人進行了零售消費;但人均消費卻降低為325.44美元。

這等於是:疫情三年過去後,只成長了710萬人而已;而且其實人均消費額反而下降。

另外,其實美國十一月的全國零售總額,比十月還要低一點。這個數字包含了感恩節送禮潮。由於十一月通常是美國人開始採購禮品(或犒賞自己的玩具)的時刻,所以這個現象其實不僅不值得吹噓,反而是個警訊。

與此同時,從美國十一月的零售細項來看,禮品與體育用品的銷售比重是下降的,食品與飲料的銷售比重反而上升。這意味著美國人越來越想把可支配所得用以購買「民生必需品」,而非禮品或玩具。

考慮到「美國在疫情第一年,就多印了三倍的鈔票來抗疫」與「俄烏戰爭加劇美國通膨問題」這兩點,其實我一點也不會覺得「美國自從躺平之後,經濟開始好轉」。一點也不。

另外,與前面的發現相呼應:美國第三季的GDP雖然成長旺盛(畢竟前兩季都是衰退),但其實分析細項之後就會發現:美國人在奢侈品與房子汽車科目上的花費減少了,而在住院看病買藥買保健品上的花費增加了;而且,後者的增加額度,比前者的減少額度高。

換句話說,美國所謂的「第三季成長旺盛」,其實是「大家開始節省“正常”的生活開支,因為需要在救命養病上花更多的錢」的結果。

如果知道這點,還要覺得「美國自從躺平之後,經濟開始好轉」,則我也不知道該說些甚麼。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