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9日

言論自由市場假說與市場機制雜談(2023-01-29)

且談一下何以斯密的無形之手(或市場機制)需要預設人對「審慎」美德的追求。

所謂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並不是「大家參與競爭,然後張三或李四或王五某一個人贏了」這種事情發生、就叫做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了。

何以故?因為任何競爭或比賽都會有某個人或某方獲勝。

重點不在於「『有人』獲勝」,而在於「符合某些條件的人,才能獲勝」

倘若贏家永遠都是隨機獲勝,則這種「獲勝」就只對於當事人自己有意義而已,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純粹的隨機性,並不叫作市場機制。「獎勤罰懶」才是。「給予願意承擔高風險並確實投入資本的人以報酬」才是。

所以「市場機制」四字,其實預設著某種對於「把事情做好」的邏輯;能把事情做好,然後得到對應的報酬,這才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所以,市場機制才會有發現商品真實價值(也就是通過價格來回波動、最終回歸於供需均衡線上)的功能;因為「把事情做好」就應該對應某種「真實的價值」。

如果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相關性,則所謂供需就只是一個由隨機性生成消費者與生產者各自偏好的幻覺遊戲而已。

----

一個例子是所謂的「言論自由市場」假說。

彌爾一派的自由主義者,在為了正當化「言論自由」的概念時,將「言論」或「思想」比擬成市場中的「商品」。他們的想法是:當市場完全自由運作時,「言論」作為一種商品,就可以自由地流通。

其結果是:真理或真相、恰恰可以通過這種市場機制而得以最終勝出。

但我們不需要太多哲學知識、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推論只可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也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言論或思想,必須乎絕大多數都是人基於『追求真理或真相』的動機而形成的東西」這點。

倘若言論或思想從來都不乘載任何比例的真理或真相(或者是其所乘載的比例永遠極低),則無論言論市場多麼自由、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在這樣的市場中得到真理或真相。

同樣地:所謂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它必然指涉著「相同品質下,價格較便宜」或「相同價格下,品質較好」兩者之一的情形。

換句話說,這兩個現象之一,就是前述「言論自由市場」假說中、人們所意欲追求的「真理」或「真相」。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