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關於捉金銀戒雜談_1(20070929)

「捉金銀戒」是毗舍離城集結爭論的十事之一。

十事在當時之所以會是論題,
並不完全是東方比丘故意壞戒,
主因還是東西印度經濟與民情的差異所致。

不同部派的記載,對此十事的名稱與次第略有出入。
在此以聖嚴法師所考據者(《世界佛教通史》上集)為準:

1.角鹽淨,僧人可以貯存食鹽於角器當中。
2.二指淨,日影未過兩個手指,未吃飽的僧人可以再吃。
3.他聚落淨,吃過飯後,到達其他聚時可以再吃。
4.隨意淨,眾議決時,雖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只要事後追認即可。
5.住處淨,同一教區界內的僧人可以另外舉行羯磨。
6.所習淨,隨順先例。
7.生和合(不攢搖)淨,僧人可以飲食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
8.飲闍樓疑淨,僧人可以飲用未經發酵或半發酵的椰子汁。
9.無緣坐具淨,坐具可不必貼邊,也可隨意大小。
10.金銀淨,僧人可以接受信徒所奉獻的金錢。

比丘是否得收金銀貨幣供養?
這只是十事之一,而且還是最後一條。

這十事,全部都是東方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所經常遭遇到的事情,
對十事作討論,表面上看似探究戒條的適用性,
其實是對佛門戒律進行反思。

雖然說釋尊要弟子「佛滅之後以戒為師」,
但回頭看看釋尊所制定的戒律,
沒有一條不是為了因應確實發生過的事件而制。

唯一的例外,是在家五戒,出家十戒。

除了在家五戒,出家十戒外,
其餘戒律有很多是威儀戒。

戒條數目佔最多的威儀戒,多半與道德或修為無關,
制戒的原意,都是為了避免引起在家者或外道對僧團的誤會。

比方說:釋尊禁止比丘尼為比丘洗衣服。
比丘可以為比丘洗衣服,比丘尼可以為比丘尼洗衣服,
但釋尊就是禁止比丘尼為比丘洗衣服。

為甚麼會有這種戒條?
各部派流傳的說法不一,但大致有二:
1.避免在家人的譏謗。
2.為使比丘尼能專於道業。

根據五分律的說法,此戒的主因在於:
避免比丘尼誤觸沾有精液的衣物而惹人閒話。

諸如此類的威儀戒,戒條最多,也最雜。

過去洗衣要靠溪水浣打,
也因此釋尊此戒還根據洗衣服的用力程度等,
而設定有不同層次的罪責。

但是,今天有洗衣機,
在道場裡頭就能把衣服洗乾淨了,
又有多少在家眾會看到比丘尼洗衣服?

那麼,這一戒條是否還有堅持的必要性呢?

坦白說,若從威儀戒的本質來看,
既然制定之初是為了避免有損僧眾的威儀,
若是時空背景變異,原本容易招謗的行為,變得見怪不怪,
不守戒未必招謗,守戒也未必增進在家眾的崇敬,
那這種戒條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再讓我們回到「持金銀戒」上頭。

在釋尊的年代,僧眾要去哪裡,多半都是步行。
吃靠托缽,交通靠步行,僧眾實在沒有非接觸金銀不可的理由。

但時空環境稍一改變,問題就來了:

路上或許可以全靠步行,但過河過海呢?
不搭乘舟船怎麼過河過海?

船夫未必信佛,更未必願意供養。
這時候,不付酬勞或代價,人家怎麼願意載客?
要付酬勞,就得手捉金銀錢,這不就犯戒了嗎?

再看看今天的社會。
最刻苦的交通,除了步行之外,多半是靠公共運輸工具。

可是,就算是出家人,搭公車也得付錢買票。
不持金銀,怎麼買票?

聖嚴法師曾在《戒律學綱要》中提到過這種現象:

過去有些出家眾為了避免犯戒,會請住在道場的在家眾充當中間人,
遇到要經手貨幣時,便委由在家眾代為處理。

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道場都剛好住有在家眾可以幫這種忙。
萬一道場規模小,沒有在家眾幫忙,那出家眾就不用搭車搭船付電費了嗎?

再說,由在家眾出面替出家眾付錢,這便是以金錢作供養。
如此與當年耶舍比丘接受信眾以金錢供養,差別在哪裡?
了不起是「是否親手摸到貨幣」的差別罷了。

難道釋尊制此戒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出家人摸到錢嗎?

另外,紙鈔或許可以算是「金銀」,
出家眾若手捉悠遊卡、機票這類有價票券,又算不算犯戒呢?

凡此種種,只顯示出一個問題:

正因為釋尊當年因應各種實際發生的事件而制戒,
所以當時空背景一旦改變,就會出現這類戒淨與否的爭議。

這,其實就是當年東西方比丘爭論的關鍵所在。

我在這個討論串會提到這事,
完全是為了說明這類爭議的背景。

我確實不贊同上座長老們的古板,
但我能體會他們的考量。

這是個難題,我對此沒有能力提出解決之道。
因此我並沒有堅持的定見──如果有人要問本人立場的話。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