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

素食未必就是外道(20080709)

釋尊曾經開許出家弟子食用三淨肉,這是事實;
關於在家眾是否有此限制,各部派所傳之律藏說法尚有出入。

部份大乘佛典提到,釋尊入滅前曾經又遮止食淨肉的規定。

儘管部份人士對此動輒譏以「大乘非佛說」,並完全漠視此類記載;

然而,釋尊對於戒律本來就經常開了又遮、遮了又開,
加上古印度非常不重視時間,佛典的記載完全無法沒有清楚的時間軸可判斷,
所以到底哪些戒律才是真正適用的,這可難倒了不少佛學學者。

再者,被部份人士奉為“聖典”的某部派佛典,
恰恰是最早被有意識統一口徑的後人編造成品,
“聖典”雖沒說「遮淨肉」,但真相如何,實難得知。

釋尊親說「雜碎戒可舍」,上座系都可以直接漠視了,
更何況是「遮淨肉」這種大乘系的說法呢?

個人以為:
學佛之人,應守三淨肉戒。
然而,市售便當是否一定就是淨肉,或許還有可爭議之處。

若人只在乎自己吃肉是否方便,那倒不必深思;
但若已然思慮及此,不妨在吃肉之前再多檢查檢查是否為淨肉。

當然,素食是最根本的淨肉,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物產豐富的環境下採行素食,這完全不違佛說。

部份人士認為:只要採行素食,就是耆那教尼乾子或是提婆達多之徒;
其實這是明顯誤解。

釋尊成道前,曾於外道師學習苦修之法,
最後認為苦修無益解脫,因而改走中道。
然而,釋尊可不只一次對大眾稱讚大迦葉尊者的頭陀行。
尊者在證果之後,也從未改變放棄苦修路線。

今日南傳仍有不少高僧專行苦修頭陀道。

釋尊反對耆那外道,
是因為尼乾子之流的教法屬於萬物有靈說,其與真理不合,
而非因其為素食;

同理,釋尊反對提婆達多,
是因為提婆達多的說法旨在譁眾奪權,而非因其為素食。

提婆達多其實並不主張素食,而是主張嚴苛的苦修。

古印度當時存在著推崇苦修的風氣,
因此提婆達多見縫插針,想藉此貶抑釋尊,並拉抬自己。

釋尊反對提婆達多的苦修主張,但卻稱揚大迦葉尊者的頭陀行,
箇中道理不言可喻。

儒家、天主教都有焚香的習慣,
若有人因此就說「這些都是受到佛教影響所致」,豈不可笑?

吾人後世凡夫,若只看到「素食」便以為就是外道,又豈不糊塗?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