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好奇,如果「公民不服從」不是針對《集會遊行法》,而是針對《土地徵收法》,那又如何呢?下面是我的回應:
----
如果要針對土地徵收法談「公民不服從」,那首先就得先檢查「土地徵收法」到底有沒有違憲。如果土地徵收法是合憲的,則在這個議題上「公民不服從」就會變得很有趣,因為這會變成「人民到底有沒有不遵守憲法的自由」的問題,而非是「公民不服從」的問題。
理論上,憲法是一個社會的根本法,國內任何法律都不能逾越憲法。憲法除了由制憲者的意志決定之外,憲法學者其實一直都在參考各國不同的憲政學說、法理學、法哲學、政治哲學,而不斷地針對憲法的原則與精神進行討論及調整。
所以,除非一個國家的憲政已經完全沒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了,不然公民沒有不服從憲法的正當性。
再說,如果某些人可以宣稱她的「自然權利」高過於憲法,那這個所謂的「自然權利」豈不是幾乎至高無上了?如果它認為正當,則殺人放火搶劫綁架都是可以的了。
假設今天農民團體認為「農業正義」或「國土分配」是一種「自然權利」,而且是種遠遠凌駕於憲法之上的「自然權利」,那麼,當這種「自然權利」與「生命權」或「財產權」發生衝突時,農民團體為什麼可能會去尊重後者?
如果我們不認為農民團體有誅殺土地掮客或搶奪建地來回復成農地的正當性(真的有農民團體會這樣主張嗎?),可見我們不認為「農業正義」可以凌駕「生命權」與「財產權」;則,「農業正義」這個價值就不可能凌駕於憲法之上。既然如此,「農業正義」作為一種「公民不服從」就沒有任何論述上的意義了,因為既然現行的憲政體制已經可以處理這些價值的衝突問題了,我們何必疊床架屋地另外發明一個新的「公民不服從」來挑戰憲法的正當性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克里米亞1994年的公投題目有三題: 1.決議是否恢復到1992年憲法,即克里米亞是一個自治的加盟共和國,而與烏克蘭的關係為兩國間條約的關係?贊成者佔78.4%。 2.決議是否回復到1992年憲法結構下、從而使克里米亞公民同時擁有克里米亞與烏克蘭的雙重國籍?贊成者佔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