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馬盼政局穩棄抗告 速釐清是非〉雜談(20131005)


針對〈馬盼政局穩棄抗告 速釐清是非〉談一點東西。
----
馬英九騎驢父子性格再度發威。

其實說實話,如果真想鬥王金平,除了從黨籍面動刀之外,本來就應該也在新院長這條線上出手。如果當時王金平被砍後就認輸退場,現在就是在爭奪院長寶座的戰爭了;這場仗,國民黨準備好了嗎?顯然還是沒有。

出手前沒有考慮周全,出手後發現事態不如預期,便慌了手腳,然後一再被動地一錯再錯。這些才是真正讓馬英九失去領袖威信的主因;而這就不得不回歸到馬英九本人的騎驢父子心態。

想要討好所有人,最後的結果絕對是誰都得罪。什麼都不表態,跟誰施壓就表態向著誰,兩者都是心中沒有真正價值信念立場的虛無主義表象。

馬英九當年半夜讀中庸,以為左右討好就是中道,其實是犯了跟陳水扁一模一樣的錯。這兩個總統,剛好證明了臺灣何以正在沉淪:因為我們接連幾個世代都沒有核心信念。

我不認為「欠缺核心信念」的這個缺點,是肇源於我們的國家意識或統獨立場不明。因為陳水扁與馬英九,一者偏獨,一者偏統,但兩者其實說穿了都是內心欠缺核心信念、而只崇拜擁有權力與受群眾歡迎的溫暖感覺。可見「欠缺核心信念」的問題,根本不是統獨問題的結果,而更可能是原因。

正因為我們幾乎接連幾個世代都欠缺核心信念,無論在治國、齊家、作人等層次上,都沒有統一但複雜的哲學立場或信念,所以這些世代的人,才會不斷把自己人生的問題,投射到國家統獨立場的問題上。自己以為國家正處在一個統獨立場上飄搖的困境,但實際上國家的統獨狀態幾十年沒變過,但掌握權力者的憲政實踐卻不斷翻來覆去地昨非今是與昨是今非。

陳水扁與馬英九,雖然看起來不像是極端教義派,而且他們也不斷用各種充滿〝彈性〞的作為來突顯自己的「不是死硬派」;但他們其實都只是用這些「不是極端派」的姿態,來掩飾自己內心缺少價值信念的空虛而已。

死守在一個立場上而拒絕與別人共存共榮的極端教義,確實是很糟糕,但這不是最糟糕的。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是沒有立場的虛無主義者;因為虛無主義者不僅可能因為自己的沒有立場而「無所作為」,更可能因為自己的沒有立場而「無所不為」。

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便是虛無主義者,仍然需要愛與溫暖。所以在造勢場子上的陳水扁,永遠看起來比坐在總統府裡頭有活力一點;而家人(尤其是母親)永遠都是馬英九最習慣尋找認可與稱讚的來源。

如果連虛無主義者都需要愛,可見愛與信任恰恰就是我們社會的解方。然而,幾乎人人都有對自己或家人的愛,但有多少人能對鄰人、路人、政治共同體中的廣大國民而也投注相當的愛與關懷呢?或許愛與信任不只是解方,它更是我們整個社會的一開始的病因所在。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