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美國傑利蠑螈選區雜談(20180328)

這張圖片是德州休士頓附近某個選區長的樣子。從這張圖就可以知道美國的傑利蠑螈選區到底可以有多誇張。

美國之所以選區重劃總會變成這種畸形樣子,固然與共和黨為了回應「白人族裔不斷搬遷移動」此一人口分佈現實的結果,但更根本的問題在於「小選區」制度設計。

在「中選區」或「大選區」的情形下,傑利蠑螈這種東西根本不會發生。但不同「選舉制度」在中大選區中、就可以出現完全不同的席次結果(就算選民的民意支持完全一模一樣)。

美國人有個怪癖:什麼制度或規定只要被她們認知是一種「傳統」,則無論它有多麼不好用或多麼不合理,美國人都會試著不要去改動它;甚至,美國人還會慣性地敵視呼籲要改動它的人。

選舉人團制度也好,第二修正案也好,傑利蠑螈現象也好,這些幾乎都是美國政治史上爭論超過幾十年的議題,但美國人就是幾乎不肯去改動它,哪怕是其實所有人都承認它確實有滿大的問題。

總之,傑利蠑螈的問題正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爭論著。何以故?因為最近這些年來,民主黨執政州已經開始學她們的對手、也把政治黑手伸進選區重劃裡頭、也搞出了不少傑利蠑螈。

差別只在於:過去幾十年來,民主黨人大多只能對著共和黨畫出的傑利蠑螈吹鼻子瞪眼睛生氣而已,而共和黨人現在則是馬上提出違憲訴訟。

但問題依舊:傑利蠑螈越來越像是一個“除了砍掉之外、幾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但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不分保守派或自由派、幾乎就是沒有辦法下定這種決心。

兩黨政客為了爭奪直接的席次利益,什麼骯髒的手段都幹得下去。畢竟,川普主義已經證明了:只要選民夠蠢,你就算當面偷光她們全家的財產、她們的選票也還是穩拿的。既然現實如此,而且顯然已經是「誰在乎道德倫理體面人性、誰就輸到底」的局面,則美國政治就不可能回頭了。

唯一有可能踩煞車的機制,是完全不用考慮選票的聯邦法院。但最高法院現在在爭論什麼?幾乎完全是選區重劃過程中的雞毛蒜皮計算法。

這些爭點既然是兩造各自提出的,所以法官當然不可能無視。但討論這些爭點,最後的結果,幾乎不可能改變整個頹勢。

所以,關鍵便在於:法官到底有沒有責任、在整個局勢還不至於沉淪到底的時候,用手中的判決書來幫美國社會整體踩煞車。

憲法文本原教旨主義者(大多是保守主義者)堅持認為不可。但實際上她們只是將責任丟給立法與行政的政客們、來換得自己「兩手清白」的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當然,我完全可以理解她們試圖尊重憲政傳統與權威的想法。

然而,倘若當局勢惡化到「我們再不做點什麼、則憲法就根本不再存在了」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接受「寧願讓憲政秩序徹底死掉、也要堅持不出手」的這種「尊重憲法」的態度嗎?

也許,過去的兩百多年來,美國社會終究會有一些知識精英、會在「問題真的嚴重了」的那些關頭、忍著不去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是選擇保全整個國家的長期命運。

但我知道一點:川普不是這種人。川普恰恰是一個
就算看著全美國的人都因他而死、他也不會為了繼續追求私利而感到慚愧”的人。

而,目前拱著川普的那一群利益集團,不僅不介意川普這點,甚至還想好好利用川普的這種人格特質、去盡情地剝削整個美國社會。

所以,我真的不認為這次美國還能等到那些知識精英醒悟的一天。

傑利蠑螈也好,第二修正案也好,在普查中追問公民資格也好,美國憲政其實真的只差一步、就會墮入無法翻身的深淵之中。

但美國仍有四成的人民,以為現狀真的可以把她們帶往更好的明天。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