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6日

新冠痊癒者未必不會繼續傳播病毒雜談(20230106)

其實西方研究上已經發現,痊癒者體內的病毒,有時候會轉移到腦、心臟、肝、淋巴、消化系統等部位,而且可以在那邊繼續複製。所以所謂的痊癒者,並不必然真的「體內就沒有活病毒」了。

但這是否表示痊癒者仍然有傳播病毒的可能?很難講。

因為要想傳播病毒,就必須要有途徑或管道將病毒排出到體外。由於大部分痊癒者,主要都是自認「不再有呼吸道方面的症狀」;這表示當時病毒已經不再繼續於(上)呼吸道系統作亂。

因此,即便此時病毒仍然存活於別的器官或系統中、甚至仍然還有複製能力,但短期內可能不太容易重新回到呼吸道系統或口鼻;因此也就不太可能通過口鼻排出體外;所以傳播給別人的機率就大幅下降了。

只不過,既然體內還有活病毒,會不會哪天又大量複製之後、跑回呼吸道系統?有可能。所以這就是「「症狀復陽」」。這就不一定不會傳染了。久咳不止,或是痊癒後才發現肺部發炎,這些都有可能是病毒從未完全離開呼吸道系統的現象(雖然可能是在下呼吸道)。

有些被認為「再次感染」的例子,有可能其實是這種「症狀復陽」(只不過時間相隔至少幾周以上);在這種情形下,這些「症狀復陽」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再次感染」,並以為「再感染只會有較輕的症狀」。

----

目前西方研究「再次感染」,大多都是抓「痊癒後超過三個月」跟「痊癒後經過一段合理時間、其後又再次出現臨床症狀」這兩個標準來判斷。

有些研究會進一步去看第二次篩檢陽性時的病毒活性(能否培養複製)來判斷。但大部分不太會這樣作;因為常識上會認為:既然前次感染都已經痊癒而且篩檢陰性了,相隔長期後的第二次篩檢陽性,尤其是如果還被觀察到有臨床症狀,則幾乎必然是再次被感染,所以體內必然會有活病毒存在)。

所以西方目前很難真的區分「症狀復陽」與「再次感染」兩者。

若要較真的話,大概可以靠分析兩次感染的病毒株是否不同;如果不同,那就幾乎是「再次感染」的情形。(因為現在病毒變異的速度很快,所以真正的「再次感染」幾乎很難會是同一個病毒株了)

說雖如此,但其實西方學界早在疫情頭兩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過有「體內同時有多個新冠病毒株」的例子。雖然這種例子在統計上很罕見,但這個「發生機率低」到底是因為真的不容易發生?還是統計上不容易記錄到?就很難說了。

但就我們關心「痊癒者短期內是否仍可能繼續傳播病毒?」這點上,我們其實也不需要去精準區分「症狀復陽」與「再次感染」。後者當然會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前者雖然發生機率確實不高,但畢竟還是體內有活病毒存在,所以誰也不能保證絕對不會複製後轉移回上呼吸道與口鼻;因此最好也還是視為有潛在的風險比較好。

所以其實痊癒者仍然應該戴口罩,以避免無心之中把病毒傳播給別人。(雖然這種情形的發生機率不高就是了)

----

姑且不論到底是「症狀復陽」還是真的「再次感染」罷了。大部分研究「再次感染」的學者都認為,痊癒者仍然應該想辦法生活在低病毒傳播速度的環境(戴口罩就是達成此目標的一種方法),因為這是能避免「再次感染」的最主要方式。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同意:「痊癒者繼續出門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當事人與社會發生「再次感染」的機率。可惜絕大多數的痊癒者,都不願意負擔「戴口罩」這種程度的防疫成本,除非當下有法規嚴格要求。

但其實在新冠疫情流行時,其它流行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流感與RSV)也容易跟著有疫情。(美國從秋末就開始三重疫情。英國現在還在面對新冠與流感的二重疫情,而且英國的公醫系統現在已經快要崩壞了)

所以「痊癒者繼續出門戴口罩」不僅可以避免新冠的「再次感染」,也可以幫助降低出現流感或RSV疫情的風險。

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因為過去新冠防疫所導致的、對流感或RSV”的「免疫負債」現象。但其實「免疫負債」這個字眼,從來都不是公衛學上的專有名詞;它只是某些人在媒體上順口說出來的字句、然後因為聽起來好像很專業、很炫,所以就被媒體與公知開始到處傳播(而且這種傳播行為,幾乎都是由「反對嚴格防疫措施」的意識形態所驅動的)。所以其實真正的專家,很反感「免疫負債」這個字眼,更不會拿它來解釋前述現象。

雖然西方學界目前仍然沒辦法搞清楚、為什麼新冠跟別的流行性呼吸道疾病會一起出現疫情,但我個人覺得,最合理的解釋是:新冠痊癒者的免疫系統會受到很大傷害,以至於“自己過去原本不至於會被感染或出現症狀”的流感與RSV,現在不僅會被感染又出現症狀,而且重症率還會變得更高。(美國這波三重疫情,流感的重症率達到最近十幾年來的新高;RSV的重症率則是創歷史新高)

所以新冠痊癒者,最好還是乖乖出門戴口罩比較好。

----

誠如前述:英國目前正在面對新冠與流感的二重疫情侵擾,而且英國的公醫系統已經快要被兩者的重症病患給塞滿而崩壞了。所以英國開始有專家、建議百姓重拾「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但這種建議現在被英國的極右派人士猛烈抨擊。因為這些人認為,口罩禁令只是大政府主義者編出來騙百姓的東西,是個迷思。(但其實並不是)

由此,「口罩」從原本一個“學理上有大量證據支持”的好建議,搖身一變、成了實施專制暴政的象徵。

(有趣的是:當年在沒有新冠疫情的香港暴亂時期,「口罩」被西方認為是對抗專制暴政的、人民覺醒的象徵。)

對此,我只能說:光靠個人主義式的思維,基本上是不可能避免自己會反復感染病毒的。只有靠社區意識與社群主義的思維、達成共同合作,才有可能壓制整體環境中的病毒傳播速度,從而降低每個人染疫的風險。

如果連「出門戴口罩」這種程度的防疫責任都不願意負擔,自然更不可能去承擔其它更強烈的代價。所以整個社會在面對疫情時,就會退化回類自然狀態的局面:表面上,好像每個人都很自由;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活在最大的壓力與恐懼之中。

不管是自然狀態或囚徒困境,人類所共同能想到的解方,都是「通過形成『保證』機制,以促成合作」。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面對疫情時,「出門戴口罩」是一個最起碼程度的、對社會中的她者提供「保證」的姿態。

「以為自己痊癒了、就開始不戴口罩上班出遊社交」的這種心態,就是標準的個人主義式思維;這不僅會提高自己再次感染新冠或感染其它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也增加社會集體防疫的困難。可謂害人害己。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