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

美國勞動力不足問題開始誘發衰退徵兆雜談(20230107)

美國自從對新冠疫情躺平之後,勞動力供給一直不足。也因此,美國的「未補職缺」數量一直維持著高點,持續不斷維持著「低失業率」的現象。

但最近開始,「失業率」與「未補職缺」數這兩條曲線、開始往「收斂」方向移動了。(參見這裡)其實這是美國衰退的徵兆。

美國目前的勞動力短缺,完全不是因為單純的勞動市場薪資談不攏的因素造成的,所以無法靠加薪來解決。這就是“以用貨幣計價的薪資為核心”的「一階供需」經濟學沒辦法處理的。得靠“以無關薪資或無關貨幣的其它生理心理社會效益為核心”的「二階供需」經濟學來處理。

但美國又因為意識形態不肯去解決這個二階供需的問題,所以一階供需的問題也不可能解決。所以現在變成無解。

之所以無解,是因為一方面它已經脫離了疫情初期的“因「市場需求減少」而在生產方減少投資”的一階供需格局(現在是市場需求回穩、生產方也願意投資、但就是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供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的真正成因在於「疫情直接導致大量勞動人口的流失,也造成了痊癒的勞動人口的勞動能力大幅下降」上。

後者,除了從境外額外補進勞動人口(比方說移民或移工)之外,沒辦法解決。

但美國從川普時代開始、就基於政治上的意識形態、而一直用各種名目阻擋移民與移工的進入;而這個路線,到了拜登時代仍然沒有放寬。

當然,疫情嚴重的時候,其實移民移工入境的意願與人數都大幅下降了;但Omicron疫情的「低致死率」假象、確實重新引發了移民移工入境的意願與人數;不過政府法規上仍然沒有放鬆。

最具代表性的法規,就是美國行政權用「防疫」為理由,直接拒絕入境者的庇護申請(後者是國會立法通過的正式法規;所以這是行政權赤裸裸地侵害立法權);拜登上台迄今,曾經兩三度試著要取消這種侵害立法權的行政命令,但一直受到邊界州的政治干預。目前戰火燒到法院,但雙方纏鬥多時仍然沒有結果;所以現狀就是一直維持著川普時期的作法。

美國在“前新冠”時代境內的無證移民大約是1148萬人。疫情開始後,因為經歷了一段(貌似)“嚴格”防疫的階段,使得民間消費減少,於是無證移民人數銳減。不過,在解除各種嚴格防疫措施後,無證移民人數開始回升;只不過,即便是到了2021年,無證移民的人數仍然只有1022萬人。即便是對Omicron疫情躺平後的去(2022)年,美國的無證移民還是只有1150萬人,算是勉強回到疫情前。

但美國在去(2022)年年中開始收銀根前,整個貨幣供給量、是疫情前的5.3倍。

也就是說:美國即便狂印了這麼多鈔票來刺激消費,但想在境內非法打工的無證移民仍然只不過是回到“疫情前”的水準;而美國現在已經開始要收銀根了。

所以美國基本上也不可能期待用移民移工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

因為無解,所以勞動力供應持續短缺。所以全經濟體的勞動成本都上升。

與此同時,上游產業的供貨與服務開始短缺。所以下游只好加價搶貨。所以下游產業的原物料成本上升。

這兩者都大幅壓縮了企業的利潤。

但勞動力短缺問題仍然繼續造成「低失業率」現象,所以人們仍然有「現在景氣仍好」的錯覺,所以很多勞工還誤以為現在勞動市場還是賣方市場、自己還擁有議價權。

然而,前述兩個因素,其實一直以來還不斷加速通貨膨脹。

為了對付通膨,美聯儲只好不斷升息收銀根。

美國的盤算,是想用“可接受程度”的輕微衰退來對抗通膨。但問題在於:美國目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完全不是單純的一階供需經濟學能處理的;所以在美國不肯真的去解決二階供需問題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都會持續存在,而且數據曲線會變化得很緩慢。

所以通膨問題很難直接靠央行收銀根來對抗。但越是如此,央行就越有動機繼續並加大收銀根的力度;因為央行已經無法再靠「用喊話來影響市場預期心理」的方式操弄下去了。

因為前述「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並不能靠雇主加薪或增設職缺等方式來解決;所以企業主對短期內的金融景氣的預期判斷、並不太能干擾其作為雇主在勞動市場上的雇傭意願,更不能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簡單說:只要勞動力的供應仍然持續短缺,而且這個問題仍然無法靠加薪來解決,雇主就只能一直開著職缺並加薪徵人,因為不這樣、就得付更高的加班費給“現在仍然沒有離職”的勞工、好想辦法修補自己產能不足的缺口。

另一方面,央行持續收銀根的直接結果是:企業取得流動資金的利息成本會越來越高。而企業仍然得面對前述「利潤越來越薄」的問題。

於是,遲早會有企業主開始決定收攤不玩了;於是就會開始往「失業潮」的方向劃下漣漪。

----

幾波漣漪之後,「失業潮」就會正式出現。但其實明明幾周前、整個市場訊號還是標榜著「低失業率」。

反正就會是這樣的瞬間快速惡化的奇怪局面。

美國當然希望這只是“可接受程度”的衰退,因為這種程度的衰退可以打擊通膨。但經濟衰退能不能控制得住,其實誰也不敢保證。更何況,當未來、美國開始覺得衰退得太多了、又要重新振興經濟了的時候,美國還是只能用「印鈔」的老招;可是屆時美國還有多少印鈔的空間?

再說,姑且不論美國最近幾年的「反移民」的政治意識形態罷了。單純從各種經濟因素來看,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包括「勞動人口銳減」與「線上勞工勞動能力下降」兩者)問題,是美國用「額外狂印四倍多的鈔票」手段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美國屆時有可能會陷入「沒有武器可以對抗衰退」的處境(雖然這個衰退是今天的美國自己刻意搞出來的)。

當然,屆時的美國可能還可以再次用美元霸權的優勢、來榨取亞洲便宜的勞動成果;但問題是:既然大陸現在也躺平了,則一年後的美國、就算想繼續薅羊毛、也可能只看得到瘦小乾枯的羊而已。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防疫不力」。偏偏很多人還覺得躺平才能救經濟。

但躺都躺了,還能怎麼辦呢?所以人不會悔悟、認錯、改變。

所以人就只會繼續往自己挖的坑裡再次陷進去。

不過,美國屆時大概率仍然可以保住美元霸權,所以就算屆時眼前的只是些瘦羊,但仍然還是有毛可薅的處境。

羊如果自己蠢到先餓死,那就連被薅的機會都沒有了。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