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發展武器比喻成跑馬拉松:
大家都發展常規武器,正如同大家都在跑步。你轉頭看到對手慢慢追上了,但你不會惶恐,由於你自己走過這段路,知道人的體力與速度大約如何,因此,你可以從對手落後你的距離、大致速率,以及你自己目前的體力狀態,來判斷對手能不能趕上你?
但是,假如今天這場馬拉松規定輸家一律砍頭....
那麼,領先者只要看到有人追上,馬上就會提高警覺。會拼命不讓對手進入自己眼界,最好是領先對手到看也看不到的地步。
如果兩位選手並肩跑步,馬上就會出現幹拐子、出腳絆對手的手段。
因為,在這種規則下,不是全輸,就是全贏,所以任何一方都會拼命阻止對手縮小彼此差距。
為甚麼核戰略與核外交只有大國玩得起?
因為一來她們(比較)扛得起世界毀滅的成本,二來,她們的常規武力,能讓她們不用核武也能一較高下。
所以,核武戰略與外交,最常出現的結果,其實還是靠常規武力進行小規模區域衝突。
這不見得是大國玩不起全面大戰,而是把衝突規模拉高,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臺灣如果沒有足以對應的常規武力作支撐,根本無從與大陸玩核武(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戰略。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臺灣至今尚無核生化戰略武器,而大陸至少已經有了核武。
如果兩岸真開始玩起關於核生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博奕賽局,而臺灣又成功地讓大陸相信「臺灣確實會使用同歸於盡手段」,則,大陸必然會率先使用核武!──即便臺灣到完成佈署前都能絕對保密也一樣。
何以故?
這類武器,比的是誰承受能力強。
臺灣對於這類武器的承受能力接近於0,這就註定了臺灣根本沒有本錢玩這類戰略。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臺灣沒有第二擊的能力。
那大陸為甚麼要害怕臺灣威脅?只要率先主動毀滅,而且讓臺灣沒有能力發動第二擊即可。
如果在毀滅能力絕對領先的不平衡狀態下,大陸還要接受臺灣威脅,那以後大陸根本什麼決策都不用作了,直接聽臺灣的就好。
反正臺灣只要發展出核生化武,就得到無敵地位了嘛!
但事情會像很多憤青想像的那麼容易嗎?絕不會!
大國戰略,很少會接受小國綁票威脅的。
因為大國之間,即便吃虧,還有機會撈回來;
大國與小國之間,沒什麼好玩的。如果大國接受威脅,以後任何小國都可以照著玩,大國就無法在維持大國的地位了。
如果大陸的核武其實都是假的,隨便用幾片紙板組裝好看、嚇唬人的,那也許臺灣搞核生化武還有點意義;
如果大陸的核武是真的,那此時大陸不用,什麼時候用?
====延伸閱讀====
關於「臺灣發展大規模毀性武器」雜談_1
關於「臺灣發展大規模毀性武器」雜談_2
關於「臺灣發展大規模毀性武器」雜談_3
關於「臺灣發展大規模毀性武器」雜談_4
關於「臺灣發展大規模毀性武器」雜談_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精選文章
穩健幣雜談(2025-07-23)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
談一下這幾天很熱門的wonky這個字。 很多吱吱為了幫蔡英文緩頰,試著將wonky這個字翻譯成書呆子。其實wonky這個字真的沒有書呆子的意思,是wonk這個字才有書呆子的意思。 然而,wonky並不是wonk的形容詞;wonk這個字在字典上唯一可以查到的形容詞,是won...
-
看到有這麼多人因為國民黨強攻服貿協議而號召集結包圍立法院,不禁失笑。這次是國民黨自己踢到鐵板,怪不得別人。只不過,我對於國民黨這次到底踢到什麼「鐵板」的認知,或許與絕大多數人有點不同。 一般人可能以為,國民黨這次自己粗暴違法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引發民怨,所以才會招來公民團體對立...
-
(影片版: 上期 與 下期 。) 誠如眾知:美國推「美元穩定幣」(USD-based StableCoin)的目標,是利用監管的行政力量,去逼發行商把持有美債或美元現金(或直接以這兩者為標的的基金)綁定為穩定幣的發行準備,從而在發行商對市場圈現金熱錢的過程中,同時擴大美元在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